【港股分析.美股分析】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YUMC.US / 9987.HK)是中國領先的餐飲企業,1987年第一家集團所屬的餐廳正式開業,時至2022年6月底,百勝中國已於中國營運超過12,000家餐廳。2016年11月,百勝中國從Yum! Brands企業分拆出來,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號為YUMC,2020年9月,再到港交所主板作第二上市,代號為9987。

港股分析.美股分析|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Yum China Holdings Inc.   

  • 股票代號︰美股(YUMC.US) / 港股(9987.HK)
  • 市盈率:50倍
  • 市值:230億美元
  • 業務類別︰飲食業
  • 集團主席︰胡祖六    
  • 主要股東︰Invesco Advisers, Inc(7.95%) 
  • 集團網址︰http://www.yumchina.com

YUMC STOCK 5年業績

5年業績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收益(億美元) 84.2 87.8 82.6 98.5 95.7
毛利(億美元) 13.2 14.0 12.7 14.1 14.3
盈利(億美元) 7.08 7.13 7.84 9.90 4.42
每股盈利(美元) 1.84 1.89 2.01 2.34 1.05 
股本回報率 25.0 24.0 16.9 14.9 6.53

百勝中國簡介

百勝中國在中國市場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貝爾(Taco Bell)三個品牌的獨家運營和授權經營權,並完全擁有小肥羊、黃記煌、COFFii & JOY和燒範兒等多個品牌。同時,跟知名意大利咖啡企業Lavazza合作,發展中國咖啡市場。

核心品牌肯德基和必勝客

現時集團盈利動力,主要來自核心品牌肯德基和必勝客,分別佔集團收入7成和2成。肯德基是中國最大的快餐品牌,而必勝客則是中國領先及最大的休閒餐飲品牌,都具有市場領導地位。集團營運模式以自營店為主,以店舖數量計,加盟店只佔逾6%。集團長線發展策略,是透過自營店增長、發展加盟店、開發新餐廳品牌概念及線上業務,以增加品牌組合的銷售及利潤。

肯德基業務

肯德基定位是炸雞專家,於中國業務同樣以雞肉為主,為吸納更多客戶群,集團積極擴張菜單,甚至加入一些地道元素,例如豬肉產品、海鮮、米飯、粥等食品。希望藉著多元化食品,提高客戶對品牌接受程度,以吸引更廣闊客戶群。

門市遍佈於中國超過1600個城市

現時門市遍佈於中國超過1,600個城市,數量高達8,000多間(對手中國門市數量︰2020年頭計,麥當勞有3,500多間 / 2022財年計,星巴克約6,000間),當中逾9成為自營店,其餘是以加盟店模式經營,城市覆蓋率高達97%。

為提高數字化和營運效率,集團加入了品牌APP和微訊小程序,提供更便捷的點餐和外賣服務。近年推出自助點餐機,以提升門市效益。跟2016年相比,每間門市平均節省員工人數近30%。

肯德基收入是集團盈利的核心所在

自2019年起,肯德基使用自有的專屬騎手處理外賣平台訂單,以更好地管控質量和配送能力,這些專屬騎手與肯德基或外賣平台簽訂合約,只專為肯德基配送訂單。現時肯德基分部,佔集團總收入和經營利潤比重,分別是約7成和9成,是集團盈利的核心所在。

必勝客業務

必勝客是主打薄餅和西式休閒餐飲的連鎖品牌,定位有別於民生化的肯德基,必勝客是偏向中高檔次的餐飲品牌。除了作為中國第一薄餅品牌,更是中國最大的牛排餐廳,單是2021年上半年,就出售了約2000萬份牛排。

中國必勝客逾9成為自營店

從1990年北京開出中國第一家餐廳以來,至今已擴展至中國大陸600多個城市,開設的餐廳高達2,700多間。當中逾9成為自營店,其餘則是以加盟店模式經營,城市覆蓋率高達98%。強大的品牌、美食和客戶體驗,成為集團長期增長的三個主要動力。除了加速開新店外,集團過去的數年翻新超過1200間門店,以提升消費者的用餐體驗。

必勝客超級APP和小程序

再加上必勝客超級APP和小程序,透過線上會員制,提升客戶忠誠度。跟肯德基一樣,集團都在菜單中引入不同新元素,以迎合中國消費者口味。另外,同樣引入自助點餐機、專屬騎手等策略,以提升營運效益。

配合市場需求轉變

為配合疫情爆發後客戶的需求變化,集團推出單人套餐、即食產品等策略,以配合市場需求的轉變。同時,推出了下午茶套餐、升級的蛋白質晚餐、深夜飲品和前菜等,以提高整體銷量。為更有效地加大業務領域,2019年推出衛星模型試點計劃,旨在通過衛星商店模式來提高門店密度,衛星商店模式是利用現有的門市作樞紐,於5公里範圍內建設分店或衛星店。

提高交付覆蓋範圍

這種安排提高了交付覆蓋範圍,衛星店較正規店細,投資資本也較少,令回本期縮短。由以往平均正規店的3至4年,減少至2至3年,大大提升開發資金的運作效益。這種透過正規店強化品牌形象和餐飲服務,再利用衛星店深化市場滲透力的策略,令業務擴張模式更具彈性和效率。

加強店舖密度

在加強店舖密度以外,現時中國有近1000個城市只有肯德基,但沒有必勝客,都成為未來必勝客發展的機遇所在。必勝客分部,佔集團總收入和經營利潤比重,分別是約2成和1成。

其他品牌業務︰未來著重咖啡類發展

於兩大核心品牌外,集團還營運著多個不同飲食文化的品牌,包括小肥羊(火鍋)、黃記煌(燜鍋)、Lavazza(意大利咖啡品牌)、COFii & JOY(咖啡)、 塔可貝爾(墨西哥式食品)、燒範兒(半成品食材)。該分部現時佔收入約1成,但大部份發展未算具規模或成熟,故整體數字依然處於虧損階段。

中國飲食文化改變

集團明言,未來其中一個發展重心,會是咖啡類業務。1999年星巴克進註中國後,長期佔去現煮咖啡市場近7成,其後,2009年McCafe、2017年瑞幸咖啡、騰訊與阿里也加入市場,令中國咖啡業進入高速發展時代。中國的飲食文化,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增加,開始有所改變,對具品牌和質素的食品,需求正在提升,同時間,年青一代願意花費更多於一些非正餐類餐飲,如水果茶、咖啡等。

打造覆蓋不同客戶群的咖啡組合

現時不少年青人和白領族,都對咖啡的需求殷切,期望於早餐、午/晚餐後、或者一個簡短小休時段,獲得高質咖啡享受。集團發展策略上,希望打造覆蓋不同客戶群的咖啡組合。2015年,肯德基推出大眾化咖啡產品(K-Coffee)作開端,再推出定位較高的年輕人精品咖啡品牌COFFii&JOY,K-Coffee於2020年銷量高達1.4億杯,位列中國咖啡前三位。

開發Lavazza咖啡店品牌概念

於2020年4月,集團咖啡佈局再踏前一步,跟過百年歷史的知名意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合作,於中國探索及開發Lavazza咖啡店品牌概念,長線目標是於2025年開設1,000家Lavazza門店,提供高質量的意大利咖啡體驗。

除了門市咖啡體驗,集團還將咖啡帶入不同的消費者場境。目前K-Coffee和COFFii & JOY為消費者提供速溶和手沖咖啡產品,通過商店網絡和電商平台銷售。Lavazza為辦公室、酒店和餐廳等提供咖啡豆和研磨咖啡。

參考主要咖啡業巨頭星巴克

儘管經濟受疫情影響,但中國咖啡類別需求,依然有明顯增長。長線不宜看輕這一小杯咖啡的威力,因為做好品牌,業務可以由門市模式,延伸至線上店和其他周邊產品。整體擴展速度,可以比一般餐飲業務更快。參考主要咖啡業巨頭星巴克,經營利潤率平均高於16%。相對集團平均不足10%為高,故咖啡業務發展,相信長線有利於推高集團盈利能力。

百勝中國長線發展概況

2014至2019年(即疫情前數年),中國餐飲業規模達46,721億人民幣,按年增長率為10.1%,而預期至2024年,整體增長放緩至7.2%。不過,集團主營的快餐和休閒餐廳類年均增長達8.3%和7.9%,優於行業平均值。而以菜式分類,西餐按年增長達12.8%,而中餐只有9.2%,至2024年,西餐按年平均增長達9%,優於整體市場7.2%的表現。

預期跑嬴行業整體表現

從數據可見,集團所營運業務性質,加上品牌效益,可預期會跑嬴行業整體表現。集團在中國發展速度相當快,就算之前在疫情期間,依然以平均8小時開一間新店的速度增長,2020年更完成第10,000間門店開業的里程碑。雖然目前集團餐廳已進註中國過千個城市,但長線目標是透過追蹤1,100多個尚無肯德基或必勝客覆蓋的城市和加大門市密度,以達至20,000間門市的目標,故集團未來依然具增長潛力。

更集中精力從事增值任務

而為達至目標,未來在人、供應鏈、自動化能力、數字化技術都會有所提升,例如在物聯網技術的幫助下,人工智能係統檢測商店級庫存並提供建議是否需要補貨。目前系統覆蓋了50%的商店庫存,長遠目標是做到近80%,智能排班工具,令管理人員可以更集中精力從事增值任務。

智能廚房系統監控

必勝客透過智能廚房系統監控,並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優化訂單準備順序,令騎手的送貨單準備時間比2019年減少了10%,提升了整體客戶滿意度。智能配送系統能夠優化騎手路線和重新設計交付區域覆蓋範圍,這有助於將交付覆蓋率提高10%並獲得更多銷售額。

另外,集團正在開發一個名為Super Brain的端到端生態系統,以幫助推動銷售和營運效益。系統將利用數據,為集團管理層尋找最佳解決方案。集團已預留高達10億美元用於物流中心的投資,供應鏈數字化、戰略上游供應商和未來幾年的可持續發展措施上。

百勝中國有一定的優勢

飲食業算是社會上多個行業之中,入場門檻較低,產品也較易被複製的行業,不過,要做到百勝中國的品牌、營運效益、銷售網絡等優勢,就非常難。當你想食炸雞或薄餅,肯德基和必勝客品牌必然在你腦中出現,這就是品牌效應,門市網絡和線上支援完善,令客人可以於短時間內,將想法轉化成消費行動,這些優勢都不易模仿。

未來中國外送餐飲比重會持續上升

預期未來中國外送餐飲比重,會持續上升,沒有具備外送平台支援的餐廳,將會較難生存,但外送文化有別於傳統餐飲模式,除了考慮食品美味程度,同時要顧及數字化管理。由於外送成本不輕,故餐飲業者除了吸引消費者外,還要做到以量取勝(薄利多銷),長線才能在這個市場中存活下來。而百勝集團,正具備相關條件。

肯德基和必勝客外賣比重不足4成

現時肯德基和必勝客外賣比重,依然不足4成。若將來線上消費進一步擴大,集團可從餐廳佔地、選址和人力上節省成本,對長線盈利有正面影響。集團主業務算是偏向民生類別,收入波動較細,較具抗跌力,而被視為第三增長引擎的咖啡業務,是近年增長不錯的飲品範疇,都有發展潛力。根據凱度研究報告,於2021年在中國1至6線城市訪問了1.2萬名消費者,發現近6成半消費者(比疫情前高出10%),對食品安全要求,比疫情前更為嚴謹。

百勝具品牌效應

具品牌效應的百勝,將因此而獲益,另外,消費者於疫情後,有63%消費者表示,更享受在家生活時間,比疫情前多14%。反映集團在新零售預製食品,方向的正確的。而且,有59%消費認同自己加大了網購飲品和食品數量,較疫情前高出44%,集團加大線上營運投資,相信有助於抓住這個商機。

消費者食物偏好風險

研究指出,人們對食品偏好有所改變,對健康飲食的追求有明顯加強,集團不論主營兩大業務,和未來發展重心的咖啡類飲品,都出現消費偏好倒退的情況。未來集團能否推出更多健康飲食產品、或以吸引度高的產品留住消費者,將會成為業務能否保持增長的其中關鍵。

自營店收入會比特許經營權為多

除了食物偏好上風險,讀者都要留意業務營運上風險,現時集團以自營店為核心,收入會比特許經營權為多,但盈利上都會較波動。絕大部份自營店舖,是以租賃形式運營,故需要承受租金波動風險。雖然集團其他品牌業務,有發展潛力,但未知何時才有穩定盈利,現時始終是燒錢狀態,依然會對盈利造成壓力。現時收入主要動力主要靠肯德基和必勝客,相信這個情況中短期都不會改變。

百勝中國投資策略

由於中國依然有不少開店空間,預期這兩大核心部份,可以維持平穩增長,但近年賺錢能力有輕微倒退情況,要再觀察會否出現長線不利情況。集團若未來業務覆蓋範圍增加、營運效益提高、新業務的發展,都有助提升盈利能力,但注意當中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若能按集團想法發展,未來盈利相信會迎來理想增長。

整體來說,這企業有一定的質素,但不是高增長類,企業算是有基本的增長,現現市盈率約50倍,預期市盈率約25倍,大約處合理區中間,都可以分注,買入後長線持有。企業仍有發展空間,投資後可以耐心等企業成長。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上述文章只是企業分析,並不構成任何投資邀約,投資者在投資前,請自行花時間研究企業,才決定是否適合自己。)

更多港股分析及理財投資入門內容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龔成(龔成Facebook專頁)是財經書作者,至今出版超過10本財經書,包括《股票勝經》、《選股勝經》、《50優質潛力股》、《50穩健收息股》、《50值博倍升股》、《大富翁致富藍圖》、《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80後3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等,過往曾以萬元月薪滾出數百萬,現為股票班導師,身家過千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