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大家都知投資帶來資產增值,事實上不只買某種資產能帶來收益,全球公認的標準普爾家庭配置法更能有效配置資產。《香港財經時報》整合詳情。

理財方法|標準普爾家庭配置法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是全球三大信用評級公司之一,曾經通過研究全球10萬個資產穩定增長家庭,專注研究他們的家庭理財法,從而得出標準普爾家庭配置象限圖,此象限圖還被公認為最合理並具參考性的穩健家庭資產配置法。

標準普爾家庭配置法的4個象限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分為4個部分,將一個家庭的收入分成4個賬戶:

  • 10%作日常消費所需;
  • 20%作突發情況所需(意外重疾保障);
  • 30%作高風險投資所需;
  • 40%作低風險保本投資所需。

1. 10%作日常消費所需

標準普爾家庭配置法第一部分是「10%作日常消費所需」,包括一日三餐、交通、房租、家庭用品等衣食住行的消費,但就不包括其他任何日活所需以外的消費(如娛樂費)。這部分只佔了家庭總資產的10%,大概是3個月到6個月的生活費。

2. 20%作突發情況所需(意外重疾保障)

生活難免會發生突然意外,需要一筆金錢來處理,例如:交通意外、疾病等。標準普爾家庭配置法第二部分就是用作突發情況所需,亦佔家庭總資產的20%。一旦發生意外,可發揮極大作用。

3. 30%作高風險投資所需

投資對於資產增值是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投資會面臨兩個局面,不是賺就是蝕。所以,為了最大限度減少賠錢的數額,要將用於投資的錢分成衝刺賬戶和保本賬戶,既可以保留賺大錢的機會,也可以變相減少賠錢帶來的損失。第三象限這個賬戶則屬於「衝刺型高風險賬戶」,主要投資於股票、基金、房地產等。

4. 40%作低風險保本投資所需

第四象限是「保本型低風險賬戶」,主要投資一些可以帶來長期收益的資產類別,一般是低風險、穩健收益的投資品。雖然收益會比較少,但長遠計算可以達成財富穩步增長的目標。

631無痛儲錢法:將薪金分成3部分

台灣YouTuber「SHIN LI」經常分享省錢、理財方法,其中他提到一個無痛儲錢法,叫作「631理財法」。「631儲錢法」就是把薪金以「631法則」分成60%、 30%以及10%存放進不同的戶口內:

  • 60%薪金為生活支出:生活支出當然就是每月可使用的個人開支,當中包括車費、享樂及飲食等。
  • 30%薪金為儲蓄理財:這個部份算是緊急儲備金,因此會入後便不可動用。當中至少準備3至6個月的生活支出備用,當自己失去工作薪水時,便可有足夠的金錢支援自己。
  • 10%薪金為風險規劃:風險規劃則是投資、買保險等。

631無痛儲錢法年儲68,400元

若根據2022年第二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0,000元扣除MPF去計算:

  • 「生活支出」:11,400元
  • 「儲蓄理財」:5,700元
  • 「風險規劃」:1,900元

若計算一年可儲68,400元,而且更另有22,800元可作投資之用,因此不用2年已能儲到第一個10萬。

365儲錢法一年可儲66,795元

台灣坊間流行「365儲錢法」,顧名思義即是一年365天都儲錢。規定自己第1日儲1元,第2日儲2元,如此類推,第365日便要儲365元,一年下來便可累積66,795元。按照這個儲錢法,一年就可以去兩次日本旅行。

減半版365儲錢法一年可儲33,397.5元

如果想儲錢儲得更輕鬆無壓力,或可考慮嘗試「365儲錢法」(減半版)。例如第1日儲0.5元、第2日儲1元、如此類推,第365日就儲182.5元,1年下來就可儲33,397.5元。

猶太人5個錢罐儲錢法

猶太人被稱為「最懂理財的民族」,他們父母都有一個習慣理財方法,就是他們的孩子到4至5歲時,便會給孩子一些零用錢。同時,他們會拿出5個罐子來教孩子們怎樣管錢,每得到零用錢時都會像以下分配:

  • 第1個罐子:當納的什一(零用錢的10%)
  • 第2個罐子:奉獻(零用錢的10%)
  • 第3個罐子:儲蓄(零用錢的10%)
  • 第4個罐子:投資(零用錢的20%)
  • 第5個罐子:消費(零用錢的50%)

港人一年可儲22,800元

若根據2022年第二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0,000元扣除MPF去計算,按照「5個錢罐儲錢法」分類:

  • 10%當納的什一:1,900元
  • 10%奉獻:1,900元
  • 10%儲蓄:1,900元
  • 20%投資:3,800元
  • 50%消費:9,500元

若以一年計算即可儲下22,800元,更能將45,600元用作投資。與此同時,每月至少有9,350元用於日常消費上。

更多理財方法相關文章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