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2023】最近各類電話騙案大增,特別是假冒政府部門人員詐騙市民,如果信以為真就會不幸中伏!《香港財經時報》整合幾個常見騙案及提防措施,避免中招!

網絡安全2023|假冒政府部門人員

最近各類電話騙案大增,特別是假冒政府部門人員詐騙市民。當中有自稱教育局人員、入境處人員、保安局人員、消費券秘書處人員、運輸署易通行部門及內地通信局人員要求市民提供個人資料,藉此作不法之用。

1. 自稱是教育局人員要求確認包裹付款

最近教育局呼籲市民要提高警覺,提防一則訛稱由教育局發出的虛假短訊。有關短訊會要求市民「確認包裹付款」及「收取DHL包裹」,並附有虛假網站的超連結。教育局澄清並無發出有關短訊,並已就事件向警方報案。局方表示,市民如收到類似可疑短訊,應提高警覺,切勿提供個人資料或登入可疑網站,如曾向虛假網站提供個人資料,應即時與警方聯絡。如有查詢,可致電2892 5709聯絡教育局。

2. 假冒入境處人員通知接聽人有關申證事宜

另外,亦有騙徒假扮入境處人員。入境處關注到近日有可疑來電,以預錄語音形式通知接聽人有關申領證件事宜。入境處發言人提醒市民,該處並不會以預錄語音形式致電市民,更不會將電話轉駁至境外機關,並要求接聽人提供個人資料。市民若接獲有關可疑來電,必須保持警惕,查證來電者身分,千萬不要隨意向其他人透露個人資料。如有任何疑問,請致電入境處查詢熱線2824 6111或發送電郵[email protected]與入境處人員聯絡。如懷疑有關來電是騙案,應立即向警方舉報。

3. 自稱保安局人員指市民涉嫌干犯內地法律

反詐騙協調中心的資料所見,近日有多名市民收到自稱保安局職員來電(顯示為8位數字的本地電話號碼),指市民於內地登記的電話號碼曾經在社交平台發放有關俄烏戰爭相片、影片及呼籲市民捐款籌募等訊息,涉嫌干犯內地法律。而市民會被操流利普通話的騙徒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親身前往保安局辦公室以核實身份。對話期間,部分騙徒更能說出市民的姓名。

4. 假冒消費券秘書處人員要求提供個人資料

近期正值登記及更改消費券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的時間,有不法份子借機假扮消費券計劃秘書處職員的來電(顯示為8位數字的本地電話號碼),稱市民已被取消領取「2023年第二期消費券計劃」之資格並要求市民提供個人資料。

政府不會要求市民提供個人資料

政府已於2023年4月16日向合資格登記人(即現有登記人)派發第一期消費券。政府會利用現有登記人的登記資料審核他們是否符合領取2023年第二期消費券計劃的資格。如市民無意更改用作收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他們獲核實資格後會透過已登記帳戶收取餘下的消費券券額。若現有登記人希望更改登記資料(包括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或其他個人資料),他們可在 2023年6月5日至27日期間,透過政府消費券計劃網站作出更改。政府相關人員只會透過特定電話號碼致電登記人或向其發出短訊通知。

5. 假扮運輸署易通行部門訛稱賬戶自動扣款失敗

反詐騙協調中心網站所見,近日有不法之徒偽冒運輸署「易通行」,向市民發出附有虛假連結的釣魚式手機短訊(SMS),訛稱其賬戶自動扣款失敗,誘使市民點擊虛假連結以進入偽冒「易通行」網頁,並要求市民輸入信用卡資料付費,以騙取資料進行詐騙活動。今年初起,運輸署陸續在各政府收費隧道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市民可瀏覽「易通行」網頁了解開立賬戶及付款詳情。如有疑問,可致電「易通行」客戶服務熱線3853 7333查詢。熱線服務時間為每日上午9時至晚上9時。

6. 冒認內地通信局人員訛稱市民身份被賊人盜取用

第六個騙案手法是偽冒內地通信局人員。首先,市民會收到來電顯示為「+86」字頭或8位數字的本地電話,之後騙徒會以普通話自稱內地某市電信管理局職員,訛稱市民身份被賊人盜取用作開立電話卡及發送大量詐騙訊息,要求配合調查。電話隨後會被轉駁至另一名假冒內地執法人員,表示市民干犯洗黑錢罪行,並向其索取個人資料、銀行賬戶號碼及密碼。

5招自保防中伏

面對以上騙案,大家要如何做才能避免中伏?以下為大家提供幾招自保。

  • 不要單憑來電人士提供的機構名稱、電話號碼、傳真號碼或職員編號識別來電人士的身分;
  • 市民若接獲有關可疑來電,必須保持警惕,核實來電者身分;
  • 勿隨意向來電者透露個人資料:包括身份證號碼、銀行賬戶號碼及密碼等;
  • 提醒身邊親友提防受騙;
  • 如有懷疑,可致電「防騙易18222」熱線查詢。

反詐騙協調中心實用資料

  • 舉報熱線:18222
  • 辦公時間:24小時開放
  • 網址:按此進入
  • 市民如遇緊急事故,請立刻致電999報警求助。

更多網絡安全相關文章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