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財|八達通】八達通持續發展不同的跨境電子支付方式方便港人回內地消費,現時使用八達通電子錢包在內地消費毋需兌換人民幣,免內地電話和銀行戶口就可登記使用,還加推優惠新登記用戶消費滿指定金額更可享100元回贈,即睇優惠詳情!
八達通電子錢包跨境消費
八達通電子錢包可進行跨境消費的方法有:
- 八達通銀聯卡
- 數字人民幣實體卡
- 八達通全國通卡(一卡通)(預計第2季推行)
跨境理財|八達通銀聯卡
八達通銀聯卡是一張虛擬預付卡,提供給八達通銀包Plus或Pro(已認證)客戶申請。在開通八達通銀聯卡後,便可使用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內的銀聯二維碼進行消費。
若要使用「中國內地」錢包則需要申請八達通銀包Pro(已認證),八達通銀包Pro的儲值和每日交易上限為30,000元,年度消費上限為500,000元,用戶亦可以在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自行設定每次交易上限。
跨境理財|銀聯二維碼
八達通銀聯二維碼適可在內地超過3000個商戶使用,消費金額直接從八達通電子銀包扣除,毋需兌換人民幣,也不用內地電話號碼或銀行戶口,亦毋須批核,只要獲得「八達通銀包Pro」認證就可以即開即用,還身處外地亦可以隨時使用「轉數快」增值。
跨境理財|申請八達通電子錢包
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可以透過以下步驟申請「八達通銀包Pro」:
- 進入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後選擇「銀包」,再按下銀包餘額旁的箭嘴指示
- 點選「驗證」,根據指示準備好後,揀選「下一步」
- 提供個人資料
- 拍攝香港身份證
- 自拍以通過身份驗證,提供住址
- 等待審核結果
跨境理財|開通八達通銀聯卡
當通過了「八達通銀包Pro」認證之後,用戶便可透過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開通八達通銀聯卡,步驟如下:
- 進入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後選擇「銀包」
- 點選銀包餘額旁的銀聯卡的標誌(未申請時為灰色)
- 點按「立即申請」,並同意「條款及細則」
- 點按「立即體驗」就完成程序
在內地使用八達通銀聯二維碼
- 在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內選擇「銀包」
- 點選銀包餘額旁的銀聯卡的標誌
- 選擇開啟銀聯二維碼支付
- 選擇「中國內地」
- 展示付款碼讓商戶掃描,付款完成後會顯示交易詳情
6個方法增值八達通電子銀包
已認證「八達通銀包Pro」的用戶可透過以下方法為八達通電子錢包增值:
- 於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透過指定銀行應用程式進行轉賬
- 經「轉數快」進行轉賬
- 在指定商戶以現金增值
- 透過設定電子直接付款授權(eDDA)即時由銀行戶口轉賬
- 綁定合資格八達通卡以增值
八達通|新登記消費回贈100元
由即日起至2023年5月31日,新客戶透過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開通八達通銀聯卡功能後,使用八達通銀聯卡(不限銀聯二維碼支付)於本地或海外累積消費滿1,000港元,登記優惠後即可享100港元回贈。
八達通銀聯卡新客戶
新客戶指推廣期內第一次成功經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申請八達通銀聯卡功能,如在2023年1月17日或之前已開通八達通銀聯卡,或於暫停或取消服務後申請重新啟動之八達通銀聯卡均不被視為合資格客戶。
按此了解更多優惠詳情。
跨境理財|數字人民幣實體卡
除了八達通的銀聯二維碼,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用戶在開通銀聯卡功能之後,亦可以前往羅湖口岸附近的中國銀行分行內購買數字人民幣實體卡。數字人民幣實體卡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碼貨幣,香港居民只需要準備回鄉證和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已開通銀聯卡)在數字人民幣硬錢包自助發卡機即可購買及使用。
用八達通增值
市民可以將八達通電子錢包內的港元轉至數字人民幣實體卡內,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將自動按照當日的實時匯率將港元兌換成人民幣,然後市民就可以憑卡在支援數字人民幣實體卡的商戶消費,毋需內地電話號碼、銀行戶口都可以在內地消費。
更多內容:跨境理財:數字人民幣|港人用八達通深圳拍卡|一個方法:最多獲200元人民幣消費補貼|附詳情
跨境理財|內地「一卡通」
八達通公司早前宣布八達通全國通卡(一卡通)預計可以在今年第二季推出,屆時市民憑卡就可以在國內超過300個已經加入互聯互通的城市拍卡搭車,包括鐵路和公交,並且直接以港元支付,毋需兌換人民幣。而且,八達通全國通卡將會是實體卡,毋需登記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都可以用。
更多八達通相關內容:
- 消費券2023|OK拎八達通消費券即可獲贈現金券$20!4款優惠使用一覽|附領取詳情
- 消費券2023|4月16日起用八達通領3,000元、與交通補貼「撞期」|需分兩次領取!逾期未領隨時唔見500元!一文睇清拎錢攻略
更多跨境理財相關文章:
- 跨境理財|「社保通」類似強積金MPF:內地定居港人、自僱人士可買|辦理方法+保障範圍一覽
- 跨境理財|中國支付寶、WeChat Pay|無內地銀行戶口都可使用|只需2個條件申請親情卡 / 親屬卡|附詳細教學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