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調查理財方法】美國個人理財網站的研究調查發現有近9成的美國女性掌管著家庭財政,一覽背後的5個原因,原來離婚失業都會對女性的理財意願有影響,即刻睇埋5個女性理財貼士!

研究調查|近9成女性掌管家庭財政

美國個人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s最近進行了一項關於女性對家庭財政支配度調查,發現有超過1,000位受訪美國女性在支配家庭財政上佔主導地位。除了有20%的受訪者因為單身或是家庭中唯一的成年人所以必須負責家庭財政外,剩餘的受訪者中有40%表示自己主導家庭財政決定,而有30%則表示自己會和伴侶一同做出財務決定,只有少於12%的女性表示家庭的財政由伴侶決定。

研究調查|5個原因一覽

GOBankingRates認為有5個原因令到女性主導家庭財政,分別是:

  1. 女性就業率上升
  2. 觀念上的改變
  3. 免費線上理財資訊
  4. 疫情導致失業
  5. 離婚

研究調查|女性就業率上升

女性主導家庭財政很大機會與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賺取收入有關,家事法專家Andrea Worden認為財政獨立讓女性在家庭理財上承擔更大責任。以香港為例,根據統計處的資料,香港在2022年12月到2023年2月的期間,女性的勞動人口參與率是52.8%,而男性是64.2%,而1985年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是48.5%,而男性則是80.5%,可見女性的就業率比起上個世紀的確上升了,男性和女性勞動人口的比例都越來越接近。

研究調查|觀念上的改變

近年性別平等的意識抬頭,在經歷了#MeToo和其他類似的運動後,大眾對性別的觀念有所改變,女性亦不落人後開始積極參與管理個人財產,並為自己的未來提供保障。

研究調查|免費線上理財資訊

理財顧問Lauren Bringle認為在過去男性和女性都在接受不一樣的理財教育,女性傾向於節儉和儲蓄,男性則被教導要投資和創造長期收入,現在這種觀念正被破除,女性亦有更多途徑獲得理財資訊。

免費線上理財資源增加

在過年的這些年間,免費的線上理財資源不斷增加,大眾可以透過這些免費資源更加了解個人財物狀況和訂立理財計劃。例如投委員的錢家有道就有不同的理財資訊,讓每個人都可以由淺入深學習理財,打破傳統金融教育的模式,讓女性理財邊得更輕鬆容易。

研究調查|疫情導致失業

事業女性在疫情中受到不同的衝擊,有人失去他們的工作,有人需要減少工作時間去照顧家中的長者和小童,種種導致女性更需要在管理家庭財政上擔當重要的角色。正如在二戰時許多女性需要負擔起家庭的責任,疫情亦都令到女性更多管理財務的責任,以在動盪時確保家中的財政穩健,同時也令許多女性正視理財的重要性。

研究調查|離婚

離婚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絕對是一個不幸的經歷,但經常為女性處理離婚或伴侶過身之財務問題的財務顧問Sylvia Guinan發現,不少從前甚少管理家庭財政的女性在經歷這些不幸事件後都會對此感到後悔,及後無論是一個人生活還是有新的伴侶,他們都會開始管理家庭財務。再婚的女性甚至會希望和伴侶財政獨立,並可以在家庭財政上佔主導地位。

理財方法|女性理財貼士

GOBankingRates同時亦有提出5個女性理財貼士,讓女性在2023年可以更好理財,分別是:

  • 提出問題
  • 尋找專家
  • 善用現有資源
  • 不畏懼重大決定
  • 發揮自己的優勢

理財方法(1)提出問題

知識的建立通常都是伴隨著提問,但大部份時間女性會因為擔心顯得無知而羞於提問,無論有沒有理財經驗都一樣。所以,女性應該克服這種心理,大膽地向不同的投資專家或朋友提出關於理財的問題。

更多內容:國際婦女節2023|兩位女性管理層親述理財心得|7招克服「投資恐懼」|「投資創造財務自由」

理財方法(2)尋找專家

在提問或尋求意見時,非常需要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提供意見。女性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的理財顧問,為她們提供可信和合適的財務建議。

理財方法(3)善用現有資源

女性身邊的資源可能超乎她們的想像,她們可以從自己身邊現有的資源開始,例如工作的女性可以從管理自己的強積金組合開始,發展自己的理財之道

理財方法(4)不畏懼重大決定

一些大金額的財務決定可能會令女性望而生畏,例如買車、買樓或其他重大的投資決定,專家認為女性可以從一些金額較小但重要的決定開始做起,慢慢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獨立作出更重大的決定,再進行比較大金額的投資。

理財方法(5)發揮自己的優勢

男女在投資策略上有很大不同,男性往往更注重增加財富,而女性則不會像男性那樣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根據數據顯示,女性其實比男性更適合投資,因為女性通常更加謹慎和懂得規避風險,並且更樂於尋求專業建議,所以女性的投資回報率比男性高出1.8%,日子有功就可以積累到大量財富。

更多研究調查:

更多理財方法: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