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香港有不少明星都有各自的投資心得,有「歌神」之稱的張學友近期接受港台節目訪問,除了大談自己個人入行經歷之外,更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當中他直言買物業非主要投資。另附3個明星理財法,教你不靠炒股買900萬私樓

理財方法|張學友原打算當海員 但因暈船浪而未能行船

張學友接受香港電台《香港機遇》訪問,提到最初是打算當一位海員。但背後原因非「歌神」興趣,而言感覺「理所當然」、即他的父親是行船的,那麼便認為自己應該都要行船的。不過張學友指自己暈船浪,故不能行船,所以便找其他工作。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於貿發局做助理文員,其後再於國泰做數據庫。

理財方法|踏入樂壇則基於參加歌唱比賽

至於踏入樂壇則基於參加比賽,其於當中取下全場總冠軍便開始進入樂壇。張學友又稱現時的歌手出道會較辛苦,形容以前有較多「空間」- 即唱得不好都會有其他人跟你說「慢慢來」,到有進步時便會獲別人認同。

而現時因互聯網發達,故新人一出道便很利害。

理財方法|唱歌收入不穩 故拍戲以維持生活

接著主持人問及張學友以前有拍戲,但為何拍了一段時間又沒有再拍?張學友指出拍戲的過程當時是由用作維持生活,再漸漸變成興趣。

他直言以前唱歌收入不穩,但拍戲會知大約有多少收入、可以計算的。再至後來有更多機會開演唱會,收入多了才減少拍戲。

理財方法|投資傾向保守 多數低風險

投資方面,張學友認為自己投資傾向保守一點,多數低風險,直言買物業非主要投資,所有物業都是自用的,倉庫、住屋以至寫字樓等都買作自用,至於沒有自用的都會出售。

他表示,因租給別人是很辛苦的事,當打風致漏水又關事,亦需要修理,爆水渠時又要作維修等。

理財方法|1. 龔嘉欣儲錢法

事實上,除了張學友的保守投資之外,不少明星藝人均有分享自己的心得。當中龔嘉欣就曾分享過自己的儲錢法,當中不會有股票存在,因為她曾分享過偏向防守型理財,更稱自己為「股票殺手」,所以最多都只會從定期存款中收取利息。

不過她如何成功以935萬買入維景灣畔,又跟朋友合7位數於馬來西亞開設火鍋店?當中秘訣或跟儲蓄有關

理財方法|分開「儲蓄」及「出糧」戶口

當龔嘉欣16歲以模特兒身份入行時,便養成把一半薪金用作儲蓄習慣。她表示,自己有不同銀行戶口:一個用作「儲蓄」、一個用作「出糧」。

當「出糧」戶口有新資金時,便儲存一半薪酬至儲蓄戶口,養成儲蓄習慣。

更多內容:港元定期|短存升、長存跌|2個月4厘 VS 12個月4.8厘|入場賺9,600元|6間銀行利息比較

理財方法|不隨身攜帶提款卡

同一時間,為確保戶口內的金錢儘可能不會使用,她亦不會隨身攜帶提款卡,避免任何亂花金錢的機會。萬一自己身上金錢不足,就只好提醒自己要「慳住洗」。

當發現所儲蓄的金錢已不少時,便會有滿足感,亦是繼續儲錢的動力之一。

理財方法|2. 劉佩玥「333儲錢法」

第二個是藝人劉佩玥(Moon),她曾於個人YouTube頻道上載名為「【MOON SHARE】儲蓄小分享」的影片,除了提到自己小時候沒太多理財觀念之外,亦分享「333」儲蓄方法。即:

1. 金錢管理+運用

  • 訂立一個適合自己的儲蓄方法:每次獲得收入時,將總額分配成3份用作:生活開銷、儲蓄、家用 ,習慣了以後亦可以調整比例,打造儲蓄方程式
  • 養成記帳習慣:管理各種支出同樣重要,可嘗試習慣記下生活支出,例如:買衣服等都要記下,以方便日後翻查,檢討自己用錢的情況
  • 訂立儲錢目標:Moon於片段提到如果每月儲5000元,當一年後便已經能儲至6萬元,2年後更是12萬,這筆資金便可以足夠去投資

 2. 投資的方向及心態

須分清楚自己適合的投資方法:Moon的投資方法分了很多種:股票、基金和銀行定期存款等。銀行定期存款利息並不高,主要目的都是協助儲備一筆金錢,然後給予少許利息,回報則視乎你所儲蓄有多少。

假若儲蓄不急用的話,可考慮購買基金。因為基金升跌較為穩定。而投資股票的話,Moon則提醒新手不要認為股票是能靠買出買入就能賺取利潤。

相關內容:理財方法|10個明星名人理財有道:慳錢秘技+儲蓄攻略+置業錦囊|30歲不靠炒股買900萬私樓

3. 支出習慣

同時支出習慣亦決定儲蓄命運,她於片段中則給了2項建議:

  1. 買東西前三思而後行
  2. 買東西重質不重量

理財方法|3. 蘇民峰買樓之道

著名堪輿學家蘇民峰則曾於無綫J2節目《呢鋪開乜︰開壇》中分享自己兒時心目中的「Dream House」,當中亦分享買樓心得。

他指出,首先不要想一買便買Dream House,需要按步就班,想當年的舊居亦只有200多平方呎,後來便靠換樓升級。換言之即先上車再換樓會較實際,假若想一買就買大單位的,則可能較難達成。

居所類型無所謂 「上車」最重要

至於居住甚麼類型的樓,蘇民峰指無所謂,不論是私樓、居屋、夾屋、公屋都可以,只要先上車便好。

「你沒有第一層樓就沒有第二層、第三層,通常買樓後它升值,你的本金就增加;若不升值,你一直供樓,儲蓄又增加,怎樣都有好處,總好過一無所有,只有空想。」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