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資|氣候變化主題】11月可以說是購物優惠月,皆因不少商店及網店都因應「雙十一」及「感恩節」等推出購物優惠。購物消費固然開心,但購物與ESG都會扯上關係,與環境更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ESG投資|香港網購商品平均每件使用2.32件包裝

不知道大家在購物尤其是網購時,有否留意到商品的包裝有時會過多?早前環保觸覺調查發現,在香港的網購商品平均每件使用2.32件包裝,較去年的2.18件多6個百分點,部分商品的包裝更高達9.5件。不過,調查發現只有三成半的受訪者認為,網購商品存在過度包裝問題,較去年同類調查跌16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反映出市民對於過度包裝的意識不高,也沒有留意到網購過度包裝對堆填區增加不少壓力。

ESG投資|外地對網店過度包裝徵回收清潔費 

其實在外地對網購商品過度包裝情況相對較為重視,歐盟陸續落實生產者責任制度,德國及法國已正式通過生產者責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規定,要求廠商對其銷售商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負責,包括由商品設計至廢物處理,也要求他們申報包裝物料與數量等內容,並向他們徵收相應費用作回收與清潔用途,違者最高可被罰款5萬歐元,即相當於逾39萬港元。

ESG投資|香港未有網購包裝指引

截止2020年,歐盟已有25個成員國實施針對包裝廢料的EPR規定,已脫歐的英國也正草擬類似的法案。至於,南韓同樣也有過度包裝法例,商店老闆需按政府指示減少產品包裝比例及包裝用量,否則或面臨最高罰款300萬韓圜,即相當於近1.8萬港元。香港也有實行「生產者責任計劃」,當中「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是在《條例》下實施的首個強制性計劃,規定向塑膠購物袋徵收環保徵費,另外,廢電器電子產品計劃,也是「生產者責任計劃」之一,惟暫時未見訂立「網購包裝指引」。

ESG投資|商品包裝難全避免  

網購因要將商品運輸到不同地方,為保護商品,難免要用上包裝,但可以嘗試減少包裝廢料,循環再用包裝物料,或使用環保物料製造包裝,包括使用有認證的環保企業提供的木材、紙張、環保的人造纖維及棉花,以便確保及知道這些物料帶來的環境影響及碳排放等資料;而嘗試減少的包裝數量,也可以降低運輸成本及因運輸而帶來的碳排放。

ESG投資|應嘗試採用綠色包裝回收

顧客收到商品時,也可將包裝的紙盒、紙張等循環再用,例如用來擺放其他物資或帶去回收站回收等。這些都是生產者及顧客可以為包裝回收出一分力的例子。當然網購優惠,除了帶來過度包裝對環境的影響外,過度消費都會為環境帶來負擔。下周再同大家討論。

更多與ESG投資相關文章

更多內容:ESG投資|企業「WFH」政策、如何變成可持續發展|李論實踐 

更多內容:ESG投資|逆市未有影響ESG產品資金流入!兩大主題最受歡迎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李穎琳為利達資產管理ESG及投資者關係高級主任,其主要負責在ESG領域進行分析研究及進行投資者教育工作。她曾接受多個媒體,包括NowTV、新城財經、星島日報、阿思達克財經及HKET等有關ESG主題的訪問,並在LW利達的YouTube頻道主持《ESG你要知》及《李論ESG》節目。此前曾在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擔任高級財經主播。於財經媒體傳播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包括財經報道,節目製作和新聞寫作等。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