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例子】常常有人問:為什麼會創業?你的初創公司是怎樣開始的?新服務和產品的想法從何來?怎樣尋找合適的商業模式?無論你是富二、三代,或打工投資累積了第一桶金作為種子資金,總需要想出一個產品和服務作為創業的種子,有東西才能賣,才有業可創。

在初創圈打滾幾年,和志同道合的創業者閒談以上問題,通常創業機遇的由來不外乎幾種,篇幅所限難以每一個作出仔細分析,故本篇先把他們都羅列出來,讓讀者碰到時機可以好好把握。

創業例子|不少初創團隊其實是研究院項目組的夥伴

本科畢業後,有志追求學問的朋友都會進入研究院繼續修讀碩士或博士,跟隨教授研究某個專業領域。這些研究項目不少源自於政府或企業的委托,希望與大學聯手解決社會或業界問題,自然地研究成果必須具有價值,因此不少初創團隊其實是研究院項目組的夥伴。此類創業公司尤其常見於醫療科技和生物科技等起動時需要大學研究配套支持的領域,研究生們可多留意參與的研究項目有否發展為初創公司的潛質。

創意推動企業成長

創意推動企業成長,任何企業都希望員工發揮創意解決問題,無論是內部流程優化或研發新產品服務來提升競爭力。這類「企業內部孵化器」,鼓勵同事組成團隊參與提供解決方案甚至產品雛形,優勝的團隊固然幫助企業持續發展,更多是獲得企業提供種子資金,變成初創公司繼續獨立發展走下去,主導往後的產品開發、客戶銷售、以及融資等。P&G的P&G Ventures和Nestlé的InGenius等都是近年有名的內部孵化器。

創業例子|贏得創業比賽即可獲得種子資金

同樣地,政府創科部門、大學、商會、創科園區等亦不時舉辦創業比賽,要求參與者圍繞固定場景提供解決社會、業界、甚至環境問題的方案或產品。優勝者獲得獎金獎品之餘,亦獲得種子資金把方案落地實行,成為初創企業的雛形。

創業方向:(一)往外看

假如真的沒有機會碰到以上任何一種途徑怎麼辦?這裏提供兩個思考方向: 一、往外看,參考其他市場的成功商業模式,分析於未開發的市場在經濟、社會文化、基礎配套和客戶喜好等起動條件是否適合複製。

創業方向:(二)從生活找靈感

二、很多創業者跟我說本來沒有打算創業,但在日常生活上遇上很多麻煩,不如設計一些產品和服務來方便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不經意發現原來惠及大眾,就此誕生了一個新產品。覺得在餐廳門口排隊很麻煩,就開發一個取票APP;覺得買飛機票時每個航空公司來比較價錢很麻煩,格價網站的概念就出來了。

創業最重要抱着開放思維和態度

最後值得一提,初創有趣的地方,就是你最初做的產品,往往並不是公司最後賴以成功的產品,所以重要的是抱着開放思維和態度,讓產品接受市場和客戶的衝擊洗禮,讓它琢磨鍛鍊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才是關鍵。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范俊彥從事管理諮詢顧問、企業策略及初創界別多年,為業務策略、市場及產品定位、營運優化、企業併購及融資等提供專業意見。常於傳媒、報章、電台訪問及講座分享策略分析及觀點。范俊彥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電子商貿及MBA,現為Zeek聯合創辦人及策略總監。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