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英國如何保留資產在港?】近年港人移民潮持續,多個國家推出吸引港人移居政策,其中以英國最受港人歡迎。根據稅務局最新數據,2021年至2022年度的離境清稅個案,由2019年至21年的3.1萬宗急升81%至5.6萬宗,反映港人移民潮現象。

港人熱門移民國家均屬全球徵稅

而不少有能力移民外國港人大多在本港都持有一套或以上的住宅物業,基於不少港人熱門移民國家均屬全球徵稅,所以大部分有意移民港人都會傾向於離港前處理在港的物業。

英國新移民收28%資產增值稅

以英國為例,英國會向移英滿9個月的新移民收取高達28%的資產增值稅,並以資產賣出價減買入價作計算;而過去20年香港樓價升幅達328%,故此稅款對持貨20至30年的「長情業主」而言,帳面賺數百萬港元已司空見慣,金額可謂甚為沉重!而筆者近來有不少客人都表示想保留香港物業收租,亦可為將來回流香港的可能性作出保障。

借鑒過往經驗 無香港資產嘆走寶

筆者認為各位有意移民海外的港人可借鑒過去1980年代移民潮,當年移民港人出售所有包括物業在內的資產,亦因而錯過本港樓市大幅度的升浪;而當中大部分亦選擇於取得身份後回流香港拼搏,當年因移民而沽清港樓的人可謂走寶!

「大換細、舊換新」收更高租金

雖然英國稅制與香港稅制大有不同,既然客人想為未來有機會回流香港的可能性加上一層保障的話,不妨考慮保留香港物業,甚或將現時樓齡較高的物業換成新樓以換取較高租金回報,萬一數年後想改變主意放售物業的話,所繳付的增值稅亦相對少了許多,亦可賺取樓價升幅,以及數年間的租金收入!

香港冇兩個物業應如何處理?

近日,筆者收到A家庭提問:A家庭持有2個單位,一個自住而另一個收租,最近準備正移民英國,那麼香港的兩個物業應如何處理?這問題筆者都經常被客人問到!在香港一個家庭擁有兩個物業是頗為常見的,相信部分準備移民的人士都有著同樣的疑慮,筆者有以下建議,可供有同樣情況的人士參考:

決心移民:可賣樓套現資金到英國投資

針對A家庭的個案,筆者建議不妨將香港的收租單位在離港前售出。若在移英後賣出出租物業,不但需繳付高額的資產增值稅,出租期間的租金收入也要徵收入息稅,多重的稅務會令可用資金減少!A家庭在移英前賣樓,該收入將不會被徵收資產增值稅,而賣樓套出的資金可購入2至3個英國物業作自用及投資用途。

日後或回流:港物業可「大換細」再放租

英國如香港一樣,樓市供不應求,樓價每年亦有穩定增長。其中新興的一線城市如曼徹斯特及伯明翰等,樓價更是節節上升!因於這類新興城市樓價仍屬較低水平,套現香港樓後購入這數個地區的物業,隨時可有剩餘資金作為生活費。

曼徹斯特及伯明翰 樓價按年升約5%及3%

以美金計價的美聯環球樓價指數顯示,曼徹斯特及伯明翰於今年第1季分別報144.22及140.34,這兩個城市的樓價按年升約5%及3%,筆者認為這兩個地區的升值潛力相當高,因此於當地購入物業投資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更多內容:英澳加移民趨平民化、查詢增!17個全球熱門城市樓價指數年升6.8%|環球琪談

移英後9個月內售香港自住樓可豁免28%資產增值稅

至於A家庭手上的香港自住物業,由於英國政府提供寬限期,所以只要A家庭在移居英國後9個月內售出香港自住物業,便可豁免最高28%的資產增值稅!即使在寬限期後出售,因是自住物業,可獲得稅務寬免!A家庭實際需付的資產增值稅亦會減少。

「大換細、舊換新」賺回報

筆者建議A家庭善用出售香港自住物業的資金,考慮於香港「大換細」、「舊換新」或投資香港其他具發展潛力及投資回報高的地區作出租用途。如此一來,A家庭每月便會有穩定的租金收入,從而減少移民後的生活壓力;同時也不用擔心高額的資產增值稅。

更多內容:英國租金年升10.5%!倫敦平均月租1,846英鎊!租屋流程、按金、稅務預算+5大租屋網站推介

過去10年香港樓價升幅達67%

因英國資產增值稅是以賣出時樓價減去買入時樓價計算,以美聯樓價指數顯示,過去10年香港樓價升幅達67%!如將來想出售在港出租物業,屆時應繳的資產增值稅亦會相對地低,因為物業買賣差價、稅率、持有物業年期都會與保留原有單位的少及短。

先了解持有與賣出物業的成本及稅務

當然先出售香港物業再移民,或是先移民再出售香港物業,要視乎個人及家庭的狀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筆者建議最好是先在移民前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了解清楚持有與賣出物業的成本及稅務,做個醒目業主!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蕭麗琪現為美聯環球市場及拓展經理,曾於新西蘭及澳洲工作,擁有10年以上的移民及海外房地產經驗。曾修讀財務及稅務策劃,對金融市場及投資產品有豐富的認識,多年為來自香港及內地客戶提供專業諮詢,更定期與不同部門及機構合作,提供海外物業及移民諮詢及培訓,於業界經驗深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