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匯價】美國踏入加息週期,息差擴闊下導致美元強勢,相反港元接連觸及弱方保證,金管局須出手托市。外國對沖基金經理Kyle Bass更看淡港元,更認為當局未必有足夠資金入市引起熱議。到底銀行結餘終會降至零嗎?香港貨幣基礎又是如何構成?一文詳細解說。

港元匯價|金管局最近承接112.02億元沽盤 

金管局自5月開始接連出手捍衛港元匯價,最近一次是於上星期四(21日)早上紐約交易時段尾入市,承接112.02億港元沽盤,並沽出美元。

數次出手接貨後,本港銀行體系結餘跌穿2,000億元,而上周四入市後,至上星期五(22日)則降至1,652.59億元。 

港元匯價重點

  1. 金管局7月入市港元記錄 銀行體系結餘穿2,000億
  2. 聯繫匯率制度4個必知 1. 制度運作
  3. 弱方兌換保證解說
  4. 聯繫匯率制度4個必知 2. 貨幣基礎的4大組成
  5. 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 為港元債務證券
  6. 聯繫匯率制度4個必知 3. 港元拆息走勢
  7. 聯繫匯率制度4個必知 4. 銀行結餘會降至零嗎?
  8. 香港外匯儲備達4,000億美元

港元匯價|金管局7月入市港元記錄 銀行體系結餘穿2,000億

日期

時間

金管局承接港元沽盤

7月14日

凌晨5時

127.96億元

7月15日

凌晨5時

53.22億元

7月15日

下午5時

41.61億元

7月16日

凌晨5時

64.13億元

7月18日

下午5時

54.95億元

7月19日

凌晨5時

80.70億元

7月19日

下午5時

62.80億元

7月20日

凌晨5時

86.19億元

7月21日

凌晨5時

112.02億元

本周五(22日)的本港銀行體系結餘

降至1,652.59億元

港元匯價|聯繫匯率制度4個必知 1. 制度運作

聯繫匯率運作,根據金管局所示,貨幣基礎於得到美元的支持,當局會提供兌換保證,所以當觸及強方或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時,金管局便會出手。

整個兌換範圍介乎7.75至7.85元之間。當資金流入時,假若市場匯率轉強至7.75港元兌1美元便稱作「強方兌換保證匯率」,金管局便會向銀行沽出港元並買入美元,從而讓總結餘增加,港元利率下跌,令匯率回至7.75至7.85元範圍內。

更多內容:港元匯價|金管局連環入市接沽盤、聯系匯率制度再受考驗|大淡友Kyle Bass:料港元貶值40%

港元匯價|弱方兌換保證解說

至於近期熱議的「弱方兌換保證」,即代表資金流出香港,港元供過於求,並弱至觸及港元7.85兌1美元,這時候金管局便會出手買入港元,讓總結餘減少以及推高港元利率,從而回至7.75至7.85元範圍內。

這亦可以解釋為何本周五的本港銀行體系結餘會降至1,652.59億元。

港元匯價|聯繫匯率制度4個必知 2. 貨幣基礎的4大組成

不過根據金管局聯繫匯率制度內的,貨幣基礎組成部分是不僅包括總結餘的,亦即代表貨幣基礎傾向多元,一共有4大部分:

  1. 總結餘,即設於金管局的結算戶口結餘總額
  2. 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
  3. 政府發行的流通紙幣及硬幣
  4. 負債證明書

港元匯價|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 為港元債務證券

負債證明書是為發鈔銀行的紙幣提供支持。至於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是由金管局代表政府發行,為港元債務證券。這計劃確保有大量優質的港元債券作買賣等。

另外,於金管局設港元結算戶口的銀行,憑所持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可作抵押品以訂回購協議,並透過貼現窗向當局借取隔夜港元流動資金。而金管局會每日兩次公布其參考價格。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港元匯價|聯繫匯率制度4個必知 3. 港元拆息走勢

除此之外,較多人會關心港元拆息事宜。事實上於金管局的聯匯制度下,港元拆息會受本地市場港元資金的供求影響,其水平亦會接近於美元息率。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較早時於匯思發文表示,港元拆息會逐步跟隨美息上升,是聯匯制度的正常表現。並提到其港元拆息亦並非完全取決於總結餘的特定水平。

港元匯價|聯繫匯率制度4個必知 4. 銀行結餘會降至零嗎?

銀行結餘會降至零嗎?機會不大,翻看時任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於2018的演講辭,提及到相關說法指出,當銀行體系總結餘減少,利率便會慢慢上調。另提到,當港元的利息上升,資金流出港元的誘因及規模都會減少,換言之沽港元的亦會減少,從而令港匯不會繼續走弱。

更多內容:韓元匯率走勢|3個關鍵決定強弱、料明年底前仍有18%跌幅|專家薦旅遊唱錢攻略

港元匯價|香港外匯儲備達4,000億美元

而余偉文於匯思亦提到,金管局建立出強大的抗震及緩衝能力,指香港外匯儲備規模大,達到4,400多億美元,相當港元貨幣基礎大約1.7倍,形容是聯匯制度的「堅實後盾」。
 
另提到,坊間最近一些對聯匯制度的傳言,不會對其運作構成影響,而不少市場人士亦對這無事實證據的傳言「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