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調查】返工受氣是否人工包埋?調查發現,逾半人工作時曾還上欺凌,包括被人惡意批評、被迫OT、甚至要做埋上司的工作!另有研究發現,就算不是當事人,只要在公司目睹過欺凌都會想辭職!

更多內容:【職場攻略】返工做足8小時無停手不代表高效率!黃金作息規律:每隔52分鐘要休息17分鐘

職場調查|不少打工仔曾在工作中受到欺侮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轄下盈力僱員服務顧問曾透過電話訪問了509名在職人士,探討香港工作間欺凌問題,包括哪些欺凌行為最普遍、被欺凌者及其同事如何回應欺凌行為等。

結果發現為數不少打工仔表示曾於工作間受到不同程度的欺侮,部 分更因被中傷、侮辱或安排惡劣的工作,而感到巨大的壓力,導致身心受損和抑鬱等。

被背後中傷佔最多

究竟竟哪些行為被定性為欺凌事件?根據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調查顯示,欺凌行為大多會令員工感到不公平和氣憤,由於事件是針對該名員工而作出,所以不包括應用於全體員工的「不受歡迎」制度。當中最多人認同為欺凌行為是以下5種:

  1. 被背後中傷/篤背脊(85.3%)
  2. 被人言語侮辱/責罵(83.7%)
  3. 被人滋擾或整蠱(80.2%)
  4. 被刻意指派於惡劣環境下工作(78.8%)
  5. 被排擠/杯葛(76.2%)

更多內容:職場攻略|挽留人才不僅「4天工作周」、調查:員工獲認同令辭職率減半|企業年省逾1,600萬美元

職場調查|53%人曾遇工作欺凌

調查顯示,53%人表示曾在工作間遇到一種或以上的欺凌行為,換言之每兩個人中有一個會中箭,揭示了欺凌問題的嚴重性。

根據曾遇過欺凌事件的被訪者經驗,盈力僱員服務顧問按事件的屬性分為以下五大類別:

被迫OT、做埋上頭嗰份

  1. 出口傷人類(64%遇過)
    • 例如被惡意批評/挑剔、被人鬧做狗
  2. 惡哽工作類(50.3%遇過)
    • 例如「做埋上頭嗰份」、被迫OT、做一些厭惡或根本「唔識做」的工作
  3. 人際戰場類(45.1%遇過)
    • 例如被放暗箭、某同事的錯誤被電郵給全公司、被排擠於飯局之外
  4. 惡劣工作處境類(40%遇過)
    • 例如放工前才被分派繁重工作、故意被安排坐於洗手間附近、要幫老闆買飯
  5. 剝削福利類(25.9%遇過)
    • 請假被多番刁難查問、申請進修津貼被拒

職場調查|唔會有反擊勇氣

調查訪問受訪者對欺凌事件的「惡頂」程度,以 10 為滿分,調查發現近半被欺凌者(46.7%)將他們的氣憤指數評級高達 8 分或以上,工作時帶著爆燈級數的憤怒情緒,對工作及個人精神健康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遇到「被恰」你會有反擊的勇氣嗎?調查發現是:「唔會」!

42.2%的被訪者選擇啞忍

42.2%的被訪者選擇啞忍, 其次也是「不介意/唔會放喺心度」(14.1%) 。相對願意採取積極對策,例如向公司投訴 或求助的只有 11.9%。

不幸遇到欺凌,若然能夠得到身邊的同事理解和安慰,縱使事情並不因此而改變,總好 過自己一人獨自承受。但調查顯示,過半數人表示同事會置身事外(52.2%),會安撫或甚 至抱不平的僅分別只有 15.2%及 10%。

公司只有2.7%會調停

至於管理層回應欺凌事件的態度,超過一半被訪者(54.8%)認為公司對事件知情,但同樣有逾半數人(53.4%)說管理層不會理會,說公司會勸喻或訓斥欺凌者的只有 4.1%,而嘗試調停或展開調查的更同樣只得 2.7%。

是次研究亦嘗試發掘被欺凌者與欺凌者是否與某些個人特質或處境相關,例如性格或外貌等。

被欺凌者的特質

被訪者認為被欺凌者與性格(84.4%)、人際(75.4%)及職級(71.1%)有較密切關係。被訪者認為被欺凌者具備以下的特質或處境:

  • 懦弱/怕事的性格(83%)
  • 社交技巧差(80%)
  • 處於基層/前線崗位(95.3%)
  • 工作表現差 (82.8%)
  • 年資短(90.9%)
  • 樣貌不討好 (51%)

目睹欺凌比當事人更加想辭職

據加拿大卑詩大學(UBC)的研究指,目睹欺凌事件的同事比親身經歷的當事人會更想辭職。尚德商學院教授Sandra Robinson解釋,欺凌事件會引起整個團隊的不滿,甚至會引致同事辭職抗議。

研究收集了357名來至不同機構的護士的數據,發現在醫療行業普遍存在欺凌問題,護士間更甚。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必須快速地解決欺凌問題

報告指,所有遇到欺凌的受訪者,不論直接還是間接,會有萌生辭職的意願,而且旁觀者的意圖更大。教授表示,就算最終員工沒有辭職,但團體的生產力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

管理層必須意識到職場欺凌現象十分普遍,並且能產生擴大效應,除了受害人外還會影響全間公司,最終會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需要共同且快速地解決欺凌問題,使工作環境回復正常。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