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嶺南大學最新進行研究,發現「北部都會區」區內居民最擔心交通及醫療問題。為解決醫院人手不足問題,嶺大提倡與內地合作建設醫院,同時促進臨床醫學研究。

勞工處招聘日|中三學歷人工達3萬!30場港九新界招聘會一覽

北部都會區研究|訪問區內千名居民

政府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滬港經濟發展協會聯同立法會議員周文港周三(19日)發表北部都會區發展的研究報告。

研究團隊在2021年9月底以街頭抽樣方式,訪問1,013名18歲或以上、居於天水圍、上水、粉嶺等五區的本地市民,收集區內居民的意見。

區內居民最關注區內交通及醫療問題

結果顯示,受訪者最關注區內交通及醫療問題,以下四個範疇累計佔整體70%。其中「繁忙時間交通過於擠擁」及「公營醫療輪候時間過長」是居民首要關心的問題。

最怕勁塞車+排長隊睇醫生

  • 繁忙時間交通過於擠擁(23.8%)
  • 公營醫療輪候時間過長(22.1%)
  • 地區設施老化(14.2%)
  • 通關後水貨客重臨(14%)

希望改善交通及醫療

最希望政府改善的部分則包括:

  • 「改善往市區交通」(20%)
  • 「改善公營醫療」(19.1%)

最想立法會跟進土地房屋問題

而最想立法會跟進的社會議題依次為「土地房屋」(26.6%)得到最多受訪者關注,其餘選項包括:

  • 「疫情」(14.7%)
  • 「內地通關」(13.2%)
  • 「經濟」(11.8%)

倡提高北部都會區就業職位至150萬個

報告中指,政府計劃中預計「北部都會區」最終可容納250萬人口,但只有65萬個職位,包括建設新田科技城,發展香港創科人員。研究團隊建議,按照目前全港約有六成勞動人口推算,提倡「北部都會區」應該可提供150萬個就業職位。

建議積極對接「前海方案」

政府建議政府以「創科為主,多元產業為副」原則,針對各階層人士創造發展空間,建議政府積極對接「前海方案」,在發揮香港現有制度和人才優勢的情況下,加強深港融合。

【樂悠咭申請】65歲或以上長者2元搭車申請!首輪6月1日起交表!申請方法、時間表一覽

打造「北都樂齡社群小區」

報告中提出部分實際建議,例如發展醫療服務業,設立與內地一流醫院合作的醫院,結合臨床、研究和科技,解決區內醫療服務需求。同時可以由兩地一流大學合作,建立研究型高等院校,培訓兩地的專業技工,滿足產業發展需要。

在安老服務方面,可以打造「北都樂齡社群小區」結合創科和安老服務,在區內新建的公屋中發展安老院舍和長者日間中心。

嶺大倡與內地合作建醫院

政府應迎接內地中產市場,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和私營醫療服務產業。

至於私營醫療方面,團隊則建議應利用非本地培訓醫護,開拓既能服務本地居民,同時面向內地市場需要為目標的私營醫療服務,協助解決廣東一帶中高端醫療服務的需求。

政府可迎接內地醫療需求

研究團隊指,因應區內居民對醫療需求十分關注,建議政府可以迎接內地中產市場,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和私營醫療服務產業。

配合非本地培訓醫護服務居民

私營醫療方面,政府可以配合非本地培訓醫護,發展私營醫療服務,達至既能服務本地居民,同時面向內地市場需要的目標,協助解決廣東一帶中高端醫療服務的需求。

北部都會區可解決南重北輕的發展不平衡

滬港會長姚祖輝表示,政府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可以發展北部都會區與南邊的維港都會區形成「南金融、北創科」的格局,解決香港一直以來「南重北輕」的發展不平衡。

滬港常務副會長關百豪進一步分析數據表示,長者較希望政府改善公營醫療服務,學歷較高的受訪者則希望政府可以解決宏觀經濟及城市規劃等問題。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