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除了生理、心理健康,財務健康同樣重要,應使則使、有閒錢剩就等於財務健康嗎?金融健康平台OneEleven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ani Pascarella《Forbes》撰文,分享達致財務健康的4大因素,馬上看看自己是否過關!

終極慳家法|工程師靠主題樂園包膳食年票|7年平均4元食一餐|成功儲錢還學債再買樓

理財方法1. 足以應對緊急情況的儲蓄


缺乏儲蓄、沒有應對基金是不少人的理財通病,亦是引致財務焦慮的一大根源。無論是醫療緊急情況、失業或是財產損失,意外隨時發生,提前做好準備無疑是明智之舉。在理想的情況下,最好有足以支付至少6個月生活費用的應急基金。 

Pascarella提到,如果你是剛剛開始儲蓄,可以由小金額入手,並持之以恆地儲蓄,直至目標完全實現。 

理財方法2. 建立具體財務目標


建立明確而具體的目標有助激勵自己,事實上,具體目標是邁向財務健康的關鍵一步。那要怎樣去開始呢?首先是要寫下想實現的目標、何時需要資金以及所需資金數目,然後根據目標儲蓄及投資,並在過程中定期追蹤進度。

建立目標之後,定時追蹤進度亦很重要,假設整體目標需要1年完成,那每2個月就應該檢討一次進度,那才知道自己是否要加大力度進行儲蓄及投資。在財務處於正軌的情況下,年儲蓄率及淨資產會隨着時間推移而上升。

理財方法3. 了解個人的價值觀


想每一元都能用得其所,就要了解個人的價值觀,確保每次支出都能讓你接近自己想要成為的人。Pascarella指出,支出分析是重要一步,例如回顧過去一周的消費,評估什麼類型的購買能為自己帶來快樂等等。

當你對個人支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進行更有意義的消費,同時亦能避免衝動購物。

Trader被視為人生勝利組 卻因患抑鬱頻臨破產 靠「雞尾酒投資法」翻身 4個步驟年賺20%

理財方法4. 沒有經濟壓力 


對很多人而言,金錢是主要的壓力源,但當自己有良好的財務狀況,每月量入為出,不再為錢擔憂,就能掌控金錢,不必再為金錢感到壓力。

一般來說,財務壓力可以源於不同事情,例如物業貸款、學生貸款、信用卡債務等,大多都是屬於債務,因為人在「負數」、欠債的情況下會很焦慮,自然承受更大壓力。

理財方法上,Pascarella提到,想要成為一個全面健康的人,除了生、心理的健康外,亦要留意財務是否健康。通過制定切合實際的支出計劃、養成健康的理財習慣以及投資未來,就可以一步步改善個人財務狀況,達致財務健康!

難以達至財務自由?或因7個理財壞習慣|依賴信用卡、單一收入... 你又中了幾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