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股票】過去一星期,雖然市場焦點都集中在內地拉閘限電以及恒大債務危機身上,但之前一段時間困擾市場,針對科網平台的監管風暴,相關影響其實仍繼續發酵。直至目前,阿里巴巴(9988.HK)市值蒸發約37,150億元。

就在上週二(9月28日)阿里巴巴(9988.HK)宣布旗下「餓了麼」等應用程式(App),已陸續接入騰訊控股(0700.HK)旗下的微信支付,阿里並表示會繼續與其他平台一起相向而行。

阿里騰訊支付系統破冰源自監管當局

而據其他內地媒體報道,阿里旗下餓了麼、優酷、考拉海購、書旗、大麥等多款應用已接入微信支付功能,而淘寶App自從8月份接入銀聯雲閃付後,已實現全量用戶覆蓋。同時,淘特、閒魚、盒馬等App亦已申請接入微信支付,正在等待微信審核通過。

淘寶與微信「互封」多年,如今「破冰」,主要是內地監管當局祭出「反壟斷法」推動,事實上就本月初,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了「屏蔽網址連接問題行政指導會」,指出禁止屏蔽競爭對手的做法,與會企業包括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百度等。到約兩星期前,工信部再次要求網絡平台不得屏蔽競爭對手的連結,並限令改善,否則將依法採取處置措施。

阿里用戶量可望增逾10% 惟消息刺激僅曇花一現

大行里昂認為,就與競爭同業的跨平台開放上,監管機構對內地互聯網平台須開放外部網絡鏈接的要求,料對阿里巴巴有利,因其擁有更好的用户體驗和更低的流量獲取成本。

另有內地券商估算,今次開放可為阿里系帶來10%以上顯著用戶增量;亦可為微信帶來近7,000億元人民幣的額外電商成交額。在消息刺激下,低迷已久的阿里股價,週二得以一洗頽風,最多曾彈近8%至153元,最終收報150.9元,升幅6.34%。可惜強勢只是曇花一現,之後兩個交易日阿里股價已打回原形,週四(30日)再創141元新低。

第三季港股埋單跌15%|10月展望:34年歷史統計|25次升市 VS 9次跌市|平均回報率1.54%

大行對阿里後市有保留

大行對阿里的後市看法亦普遍有保留,美銀證券報告指,阿里巴巴電商業務活動於8月有所放緩,料於9月及12月推廣活動時有所回升,雖阿里持續投資於電商以外業務,如淘寶特價版、團購及海外尤其是東南亞業務等,但阿里本地較高毛利業務表現於最近數季放緩,加上持續投資,將對其整體毛利率構成壓力。

另外,該行因應在宏觀經濟因素影響,下調阿里2021年至2023年收入複合增長率預測,自26%下調至24%,同時將2022年及2023年通用會計準則下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9%及22%,目標價相應自278元下調至248元,評級維持「買入」大和報告則指,因預期今年7至8月消費意欲較弱,料阿里2022財年第二財季度將面臨挑戰,而本年度亦未見有重新增長的趨勢,故下調對其2022財年至2024財年度盈利預期1至4%,目標價由260元降至220元,惟相信公司目前估值吸引,維持「買入」評級。

高息股2021|14隻藍籌股跑贏恒指、股息率最高近9厘|第四季財息賺收策略

重建估值基礎需長時間

摩根大通最新報告,內地在宏觀環境的不利因素下,包括對房地產、教育及互聯網等多個行業的監管收緊,將導致長期消費疲弱,估計內地電商業務商品交易總額(GMV)和收入按年呈個位數增長的情況,將成為未來幾個季度的新常態。該行因此對阿里未來幾季的國內電商業務增長前景更加謹慎,將其目標價由260元降至250元,重申「增持」評級,認為釋放價值的關鍵催化劑,在於行業監管環境的穩定。

阿里股價自去年10月歷史高位309.4元下跌至今累跌54%,市值損失達36,000億元,但現價往績市盈率17倍,市帳率2.6倍,去年度純利只有1%增長,仍談不上便宜。當然,阿里過去估值更高,是基於對其於內地電子商務市場的領導地位,還有對螞蟻IPO的憧憬等等,但如今在政治風險影響下,過去給予估值上的溢價基礎都無復舊觀,而且一日政治問題仍然存在,估值基礎的重建都難以說起。

短期而言,阿里股價仍處於尋底階段,走勢上至少要重回去年3月的底位約170元水平企穩,才可算是脫離險境。

阿里健康跌勢初步回穩

雖然旗艦受不利因素困擾,不過亦不是說阿里一系股份都不值一提。

阿里健康(0241.HK)股價雖然也自今年2月高位30.15元回落逾六成,但股價在7月和8月先後9.8元低位回升,而暫時亦未再下試此水平,可算是初步穩住陣腳,後市若能突破14元可望迎來一波反彈

集團主要經營醫藥電商平台及消費醫療服務平台、以及互聯網醫療業務服務,監管風險較低,亦能憑藉靠母公司的電商背景及全國性網絡迅速拓展醫藥電商市場。

阿里健康去年業績首度扭虧為盈

阿里健康截至3月底止的去年度業績已扭虧為盈,收入155.18億人民幣,按年增加61.7%;毛利36.17億元人民幣,增加62.1%。錄得純利3.49億元人民幣,相對上一年度虧損659萬元;經調整後利潤淨額達到6.30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98.5%。

分部業績方面,電商平台業務GMV按年加速增長47.5%,以「阿里健康」品牌運營的自營藥房之藥品收入佔比提升至64.8%,藥品收入同比加速增長86.1%。期內天貓醫藥平台的年度活躍消費者數量已超過2.8億,按年增長9,000萬人;天貓醫藥平台已服務於逾2.3萬個商家,同比增加8,000個。

規模優勢助擴市佔率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料阿里健康未來三年收入增長相對快速,主要由醫健數碼化趨勢下線上藥房,以及母企阿里帶來的流量槓桿所帶動。

雖然該行提到即將實行的線上藥物銷售規例,對阿里健康有潛在影響,而擴大資本開支下盈利能力仍存不確定性,但中長期而言,料阿里健康在規模優勢及更高監管門檻下市佔將擴大,該行料阿里健康2022至2024財年各年收入分別為238.97億、354.03億及508.06億元人民幣。首予「買入」評級,指風險回報較同業相對吸引,目標價17元。

阿里影響業績見好轉

跟阿里健康一樣,阿里影業(1060.HK)截至3月底止年度業績同樣見好轉,收入錄得28.59億人民幣,按年微降0.5%;虧損由上一年度的11.51億元人民幣大幅收窄92%至9,631萬元人民幣,經調整EBITA更首次扭虧為盈,年內錄得經營盈利1.18億元人民幣,上一年度為虧損6.61億元人民幣。

現時正屬內地電影國慶檔,今年共有八部影片登陸國慶檔,主旋律大片仍為主角。截至9月29日止,電影預售票房達1.76億元人民幣。其中,《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預售票房分別為1.14億元和4928萬元人民幣,合計佔總票房比例超九成,而《長津湖》有望成為今年國慶檔熱度與票房雙高的贏家,阿里影業則是《長津湖》出品公司之一。

國慶檔票房獲看好

中金公司研報預測今年國慶檔票房在保守、中性、樂觀三種情況下分別有望達到41.01億元、45.10億元、49.32億元,較2020年國慶檔同比分別增長3.4%、13.7%、24.4%,較2019年國慶檔分別增長-8.2%、0.9%、10.4%。

走勢上,阿里影業自上週一(20日)於0.66元見底後,股價隨即強力反彈,最高曾見0.91元,週四收報0.88元,短期料借助國慶檔票房的利好消息,有力再向0.98元推進。

高鑫零售線上業務佔優

高鑫零售(6808.HK)主要經營大賣場及線上銷售渠道業務,由於阿里入主後財政年度結算日亦配合作改變,故截至3月底止十五個月年度業績,實現收入1,243.34億人民幣,毛利310.87億元人民幣;錄得純利35.72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37分人民幣,派末期息13港仙。

而對上的2019年度,公司收入953.57億元人民幣,錄得純利28.34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30分人民幣,派末期息派15港仙。

高鑫具供應鏈及全國網絡優勢,線上業務主要透過淘鮮達及天貓平台進行,而截至今年3月底的15個月,旗下大賣場品牌「大潤發」的線上業務佔比24%,當中生鮮訂單佔線上訂單一半,線上業務的增長彌補線下損失。

股價下跌空間有限

瑞信研究報告指,監管收緊加上缺乏冷鏈影響電商擴張,令高鑫零售同店銷售由4月的下跌18%改善為5月至6月的下跌5至9%,7月更回復增長2至3%。該行指,穩定的同店銷售因線下商店人流溫和復甦,網上銷售亦受惠日均單量(DOPS)增長惟內地再爆疫情,或會影響8月份線下表現。

該行又指,行業競爭維持緊張,特別是互聯網巨頭都爭奪電商雜貨的市場份額。預期高鑫2022年度同店銷售跌0.5%,經營溢利率增3.5個百分點,目標價由5.6元降至5元,但評級升至「中性」,因認為股價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

走勢上,高鑫自去年於13元樓上跌至現水平,累積跌幅高逾七成,但估值便宜是最大優點,市盈率8倍,市帳率1倍,且息率亦有3.6厘。近期高鑫股份交投明顯轉活躍,週四股價逆市反彈近6%,有可能是見底先兆,但先決條件是要重回4元樓上並企穩。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