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研究】施羅德2021年機構投資者研究發現,有67% 的香港機構投資者依然視潛在回報較高為最主要的誘因。施羅德投資自2017年起進行的年度旗艦機構投資者研究涵蓋位處全球26個不同地點、管理資產總值達26.8萬億美元的750名機構投資者。

香港機構投資者重視影響力投資

本年度的研究發現,當被問及較傾向以甚麼方式實現可持續投資時,有:

  • 75%被訪的香港機構投資者表示會將影響力投資納入六個選項中的前三位;
  • 其次是主題投資 (65%),較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 (ESG) 整合 (60%) 和負面篩選 (60%) 方式普遍。
  • 除了具備廣泛可持續目標的基金 (54%) ,以環保議題 (54%) 或健康與養生 (50%) 這些特定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主題的基金亦是香港機構投資者較偏好的選擇。

留意現可持續投資方式相關的議題

在亞太地區,傾向以影響力投資和主題投資實踐可持續投資理念的受訪者分別只有 38% 和 43%,與香港的研究發現形成強烈對比。

香港投資者對影響力投資和主題投資方式有興趣,亦變得更留意與他們實現可持續投資方式相關的議題。

挪威主權基金半年賺9.4%!股票投資組合曝光!3隻港股值得跟進

以股代息懶人包|利弊分析+投資攻略|有一隻藍籌股值得要貨不要錢

可持續投資存在不少挑戰

舉例,企業管治方面,71% 的香港機構投資者相信,主動與所投資的公司就氣候變化或化石燃料使用等環保議題進行討論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不過,可持續投資的前路依然存在不少挑戰。

綜合全球研究結果,環球機構投資者最擔心的是「洗綠」問題 (59%)。然而,有八成香港機構投資者認為,在進行可持續投資時未必可以準確評估和管理相關風險才是他們最大的隱憂。

挑戰是缺乏透明度和公開數據

另外亦有 63% 受訪者表示,缺乏透明度和公開數據是他們正在面臨的挑戰,與認同此方面得到改善等同有效企業管治的 71% 受訪者不謀而合。

施羅德投資亞太區可持續發展策略主管鄧鎧俊 (Mervyn Tang) 表示:

在香港,投資者對與可持續投資評估相關的憂慮已相當明顯,顯示業界在讓投資者感到他們有充足工具和資訊作出投資決定方面仍需加倍努力。這正正是施羅德投資開發 impactIQ 的原因,務求協助投資者量化可持續投資相關風險和他們有意投資的資產所涉及的影響。由這套工具所得的資訊亦為我們構建解決方案提供寶貴參考,從而更貼合投資者對可持續投資的需求。

香港對可持續投資有一定的概念 

本次研究同時得出一項有趣的發現。在受訪的香港機構投資者當中,有62.5% 認為新冠疫情未有影響他們對可持續投資的看法,而其餘受訪者均表示他們對此投資領域的興趣在疫情發生後有所增加,意味著本地投資者早在疫情前已對可持續投資有一定的概念。

當被問及有哪些因素將可能對投資組合未來12個月的表現帶來挑戰時,有 79% 的香港機構投資者表示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或許較大。此外,大部份受訪者 (96%) 均表示,貨幣匯率風險或會為他們的投資組合帶來中度影響。

近1/3預期未來五年可獲得 9% 以上的年度回報

雖然未來仍存在其他像負利率及/或超低利率 (46%) 或央行退市 (25%) 等香港機構投資者憂慮的不明朗因素,但不少人對未來年度總回報依然滿懷希望。事實上,有近三份之一香港受訪者預期未來五年將可獲得 9% 以上的年度回報,而在全球,擁有相同預期的投資者僅佔 13%,反映香港機構投資者遠較其他地區的機構投資者進取。

反映投資者對通脹的憂慮

施羅德投資首席經濟師 Keith Wade 表示:

「環球經濟增長的前景改善顯然會帶來一定影響,而投資者亦開始關注央行退市可能導致流動性下降的情況。雖然超低利率時代預料仍將維持,但這或許反映了投資者對通脹的憂慮。」

「其他影響包括監管法規和氣候變化。這些因素無疑都在反映拜登政府的政策,以及中國和歐盟所採取的舉動。」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