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五(7月9日)突然宣布,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萬億元人民幣,本周四(15日)起生效。人行表示,是次降準是貨幣回歸政策常態後的常規操作,目的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重申穩建貨幣政策取向並沒有改變,不會「大水慢灌」。

人行再次出手放水

降準消息於本周初對港股未算有即時效力,直到周四,人行再次出手,表示考慮到目前正值稅期高峰等因素,金融機構對中長期資金仍有一定需求,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故開展1,000億元人民幣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

此外,中國銀保監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周三稱,當前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未來不良貸款仍面臨上升壓力、可能進一步增加;而受低基數影響,上半年銀行業利潤增速會有明顯提升。

在人行再次放水和銀保監官員唱好下,周四中資金融類股集體走強,內銀股招商銀行(3968.HK)和郵儲銀行(1658.HK)收市均升逾5%,內險股中國平安(2318.HK)升近3.7%,眾安在線(6060.HK)更是單日急升16.6%。

市場對降準看法存分歧

事實上,市場對於今次人行降準的動機,市場看法不一,有分析認為此次全面降準並非為了緩解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只是為了有效對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故對樓市、股市、匯市不會有太大刺激作用。

不過亦有意見認為,降準後,增量資金有利於緩解銀行業負債壓力,進一步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對金融類股份有利好支持作用。

按人行的說法,是次釋放的一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於彌補7月中下旬稅期高峰帶來的流動性缺口,增加金融機構的長期資金佔比。

另外,人行預計是次降準可增加金融機構的資金配置能力、調整中央銀行的融資結構,並預計是次降準將能夠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內銀股表現兩極化

內銀股今年以來股價表現明顯分成兩個梯隊,四大國有銀行中,只有中國銀行(3988.HK)累計錄得雙位數升幅,而工商銀行(1398.HK)更仍跌近5%;相反,非四大的交通銀行(3328.HK)、郵儲行都有逾兩成升幅,而招行更累升36%。

業績表現上,首季亦以招行和郵儲行最佳,招行期內錄得營業淨收入848.4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1.1%;純利320.15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5.2%;而郵儲行首季盈利212.01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5.51%。

至於四大行中,則以建設銀行最佳,首季純利增長2.8%至831.15億元人民幣;工行雖然仍是最賺錢銀行,但純利增速卻是最慢,僅增長1.46%至857.3億元人民幣。至於農行、中行則分別增長2.61%、2.67%。

大行以招行為內銀首選

瑞信發報告指,人行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共1萬億元人民幣的準備金,但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於歸還到期的MLF,還有一部分資金被金融機構用於彌補7月中下旬税期高峯帶來的流動性缺口,料今次降準操影響屬中性。

不過該行認為降準對內銀股影響屬正面,有助銀行業優化貸款結構,及降低利率開支。瑞信維持對內銀股正面看法,首選招行,認為在內銀股公布上半年業績前屬收集良機。

摩根大通報告表示,人行重申貨幣政策沒不會重大轉變,宏觀經濟增長穩中向好,略為緩解了市場對內地宏觀增長和今年下半年貸款利率下調的擔憂。該行指,內地貸款利率下降是壓低內銀淨息差的關鍵因素,而零售貸款利率可能比企業貸款利率更具彈性,料此對零售業務佔比較高的內銀如招行有利。

估值上,招行市盈率14倍、市帳率2倍,息率2.3厘,在一眾內銀中屬最貴,但增長前景同樣是最佳。走勢上,股價自5月底高位72.45元回落,近日在60元邊獲承接,周四升至64.8元收,可候回調於60至62元收集,博重上前高位,失守56元止蝕。

中行勝在息率高估值平

不過,買內銀股自然都希望能賺取高息,按此選擇則以中行為佳。中行現息率8.6厘,在一眾大型內銀中最高,市盈率3.6倍和市賬率0.375倍則是最低。

摩根大通研究報告指出,中行首季資產質素有顯著改善,不良貸款率下降約16個基點,本地存款亦按季增長7.2%,增幅高於其他國有大行的平均值約5.5%,季度手續費及佣金淨額按年升18%,為四大行中增長最大。

摩通指,中行管理層透露海外業務有復甦跡象,當中貸款及存款增長都有改善,淨息差維持穩定,基於股息貼現模型估值法,將目標價下調由3.8元下調至3.6元,但仍維持「增持」評級。

中行股價自5月底的3元樓上回落,近期於2.7元水平開始見支持,保守點可候2.5元至2.7元之間買入長線收息。

壽險股今年跑輸大市

至於內險股,可算是今年以來股價表現最差的其中一個板塊,兩大龍頭平保及中國人壽(2628.HK),今年分別累跌21%和14%,但亦有眾安在線及中國財險(2328.HK)錄得逾三成升幅。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表示,除中國平安外,大部分中資保險公司已公布上半年保費收入,顯示壽險業務復甦持續緩慢;另一方面,與市場最初的擔憂相比,汽車定價自由化似乎並無削弱以非壽險為主的保險公司業務增長;而眾安在線的財險收入亦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不過該行補充,由於壽險股股價今年至今明顯跑輸大市,已屬超賣,相信壽險銷售復甦,會是下半年行業的關鍵催化劑,故看好平保及國壽。

財險攻守兼備之選

不過,就估值而言,平保市盈率7.8倍、市賬率1.4倍、股息率3.5厘,並不吸引;國壽好一點,市盈率6.6倍、市賬率0.7倍,息率5.5厘,但亦只屬一般。相比之下,仍是以財險較吸引。

財險月初發盈喜,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較2020年同期增長20%至35%,原因是保費收入增長,業務結構調整,投資收益增加。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因估計內地汽車保險行業的盈利近期改善,財險盈利和資本壓力較其他小型保險商小、加上投資回報預期較好,將財險全年盈利增長預期調升12%,料股價會於未來60日將會上升,發生機率為60至70%,予其目標價12元,評級「增持」。

走勢上,財險股價自5月份高位近8元回落,主要在7元水平整固,承接力不俗,短期突破7.3元可向前高位進發,加上息率亦有6.4厘,屬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Mirror、Error爆紅 Viu TV母企電盈有8厘息 鏡粉買8號仔撐場有冇伏?|理財急症室

【2021Q3投資展望】晨星:科網監管疑慮未消退 行業持續面臨壓力 推薦三大行業4隻首選股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