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理財觀,除了生活經歷、家人灌輸對金錢的看法也會影響我們的金錢觀。有心理學家Ken Honda透過《CNBC》發表有關7種理財人格類型的研究,讀者可參照各個理財人格的特點,針對其中的理財陷阱,改善自己的消費習慣,例如減少衝動消費、計劃儲蓄及明智地投資。

游嘉欣慳錢大法|不買名牌、用紙袋等|7個方法可儲6位數積蓄

理財人格分析1. 強迫性儲蓄者

強迫性儲蓄者會無休止地存錢,對日常開支抱着能省就省的態度,相信存錢是獲得安全感的唯一途徑,但其實沒有一個明確的儲蓄目標。久而久之,這類人會習慣強迫性儲蓄的生活,導致他們更加抗拒支出,渴望杜絕一切消費活動,因為他們覺得消費會讓長久以來的努力都白費。其實節儉觀念是正確的,但不需要過度,矯枉過正亦不健康。學會在節流和享受生活之間找到平衡,活在當下!

理財人格分析2. 強迫性支出者

強迫性支出者屬於典型的衝動消費主義,容易對產品產生購物慾,尤其面臨壓力、焦慮、沮喪時,花錢購物變成為主要的宣洩渠道。這類人透過購物過程換來的是滿足,即使債務纏身,仍然難以控制自己的消費慾,繼續買買買,當繼續這種不受控的行為時,就很容易有欠債或破產的風險了。理財十分重要,可以透過制定預算,控制自己的日常支出,減少因衝動消費而浪費金錢。

理財方法|甚麼是精明投資?懂控制風險最重要 3個投資策略將損失最小化

理財人格分析3. 強迫性賺錢者

強迫性賺錢者相信賺錢是達致幸福的秘訣,因此會將大部份精力都花在工作或投資上,尤其當別人對自己的財務認可時,就會感到喜悅和滿足。然而,將大量時間花在工作上,陪伴家人或朋友的時間就會減少。切記工作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學會忙裏偷閒,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之間取得平衡,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也留一點時間給家人和朋友!

理財人格分析4. 對金錢漠不關心者

顧名思義,對金錢漠不關心者,很少考慮金錢的去向,甚至認為金錢不應影響生活中的重要決定。這類人往往認為,他們只需要少量金錢便能獲得快樂,當然這是一種健康的心態,但如果他們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不了解,甚麼撒手不管的話,那在理財方面就會面臨很多問題,例如經濟壓力會落在家人或伴侶身上。

雖然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如果沒有好好管理的話,錢就會變成大問題了!因此,別忘了追蹤日常支出,了解財務狀況,好好管理個人財務分配。

理財人格分析5. 矛盾理財型

矛盾理財型人士的金錢概念很矛盾,一時十分「慳家」,一時又會把金錢揮霍到不必要的事上,常常因為這種矛盾落差而感到無力及失望。下次想揮霍時,就想想賺錢的艱辛,以及早日制定財務預算,以免自己因一時之快而衝動消費。

理財人格分析6. 賭徒理財型

賭徒理財型與賭博有異曲同工之妙,事實上,賭博之所以令人越陷越深,都是因為人們抱着僥倖、貪婪及購刺激的心理,尤其當贏錢時,那種甜頭會讓人迷失自己。

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新聞,賭博害己害人,一旦沉迷賭博,就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身邊的人。因此,無論你在進行任何投資或賭博時,都先要進行風險評估,量力而為,切記因小失大。

調查:30歲至39歲港人儲最多錢!平均月儲8,400元|5大儲蓄法|72%人選這個

理財人格分析7. 理財焦慮者

理財焦慮者無時無刻都擔心自己會遭遇金錢損失,對財務管理缺乏信心,更不斷陷於負面情緒中,例如擔心未來花光了錢會怎麼辦。其實每人都需要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只要盡力計劃,就不用過於擔心和焦慮,不要因擔心未來而影響當下的幸福,亦不要總是為未發生的事而憂慮。這類人士可以嘗試找出令自己有財務擔憂的原因,必要時可以與財務顧問或治療師交談,對症下藥,減輕焦慮。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