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爆小股災】美國證券交易委會(SEC)週三(24日)通過「臨時最終修正案」,採納一項由國會制定的《外國公司問責法》,若海外公司不符合美國審計標準,會把該等公司從美國證券交易所除牌,引發科技股爆新一輪小股災,就連騰訊業績即使勝預期,騰訊股價仍難逃一跌。

中概科技股全面急挫

市場視SEC的動作是為美國上市中資概念股除牌鋪路,中概股爆發小股災,騰訊音樂(美股代號:TME)收市急瀉27%,唯品會(美股代號:VIPS)跌21%,愛奇藝(美股代號:IQ)挫19%。

而回港第二上市的嗶哩嗶哩(美股代號:BILI)跌近10%,百度(美股代號:BIDU)跌逾8%,京東(美股代號:JD)跌逾5%,阿里巴巴(美股代號:BABA)跌逾3%。

騰訊控股業績後即跌 

至於剛在週三港股收市後公布業績的騰訊控股(0700),美國ADS收市報623.5美元,折合596.69港元,失守600元關,較週三本港收市價下挫4.3%。

先說騰訊季績,集團截至去年12月底止第四季盈利593.02億元人民幣,按年急升1.75倍,按季則升54%;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盈利332.07億元人民幣,按年升30%,按季升3%。上季收入1,336.7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6%,按季升7%;建議派發末期息每股1.6元,按年增加33%。

網絡遊戲收入增近三成

按業務區分,佔比最大的增值服務,收入670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8%,按季則跌4%;網絡遊戲收入391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9%,按季跌6%。

網絡廣告業務收入247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2%,按季升15%;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20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5%,按季升15%;媒體廣告收入按年增長8%,按季升19%;至於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385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9%,按季升16%。

騰訊控股季績表現符預期

集團指,上季完成更多本地項目部署,特別是民生及醫療保健帶來的雲服務收入增加;另外,受惠電子商務、零售及民生服務等線上及線下總支付金額增加,支付相關服務收入亦按季增長。

綜觀整份業績,可以說是符合甚至稍勝預期,雖然佔最大部分的增值服務和網絡遊戲業務按季收入均下挫,但主要是內地疫情穩定後,人們生活回復常態化所致。另一方面,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按年及按季均錄得雙位數增長,則更是可喜,反映教育、電子商務平台及快速消費品等行業的廣告需求增加,集團業務收入布局更平衡。

大行看好金融業務

大行對騰訊這份季績表評價好壞參半,其中大和就其看好騰訊海外遊戲和視頻賬戶的變現潛力,又預計騰訊在當前金融科技領域的改革中受到影響相對較小,將其目標價由850元升至870元,重申「買入」評級。

瑞銀指騰訊上季網遊及廣告業務增長鞏固,相信騰訊仍屬內地互聯網行業核心持股之選,惟下調2021至2023年每股盈測5%至7%,重申「買入」評級,把目標價由830元降至800元倍。

評級維持「買入」

野村就認為隨著疫情期間的正面影響逐漸減弱,預期騰訊今年手遊收入增長將會放慢,但金融科技和雲業務表現勝預期,主因支付和財富管理增長帶動。

該行下調騰訊今、明兩年收入預測分別1%和2%,每股盈利預測則上調2%和3%,目標價由864元降至780元,評級維持「買入」。

低姿態應對監管

不過,說到當前左右騰訊股價走向的因素,畢竟還是集團如何回應內地對金融科技及反壟斷的監管問題上。在這一點,騰訊是擺出絕對足夠的低姿態,例如在季績記者會上,被問到將被要求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傳聞時,集團總裁劉熾平回答指有關的監管使行業更健康發展,如有需要,會積極參與研究;又特別強調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優先考慮風險管理,而非追求規模,無意顛覆傳統金融行業。

騰訊一直視合規為「首條生命線」

同樣的論調在業績公告中亦有出現,指金融科技業務的戰略重點是積極配合監管機構,與行業合作夥伴一起推出合規及普惠的金融科技產品,同時優先考慮風險管理,而非追求規模。

此外,創辦人馬化騰會上被問到與反壟斷監管機構官員會晤的問題,代答的劉熾平強調有關會面屬自願性質,也屬於恒常與監管機構討論的過程,並強調騰訊一直視合規為「首條生命線」。

從管理層不斷將「配合」、「合規」等字眼掛在口邊,可見騰訊是極力避免成為反壟斷監管機構眼中的打擊對象,市場亦估計,騰訊落實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機會很高。但無論如何,監管風險短期內仍會是圍繞騰訊身上的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

600元料有力一守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近日「北水」活躍度大減,但對騰訊由3月16日至3月23日仍然連續6日保持淨流入,合共流入金額57.7億元,與當前市場因美國債息上升,對高估值科技股抱沽貨為主的態度有所出入,可見騰訊自775.5元高位回調,在目前600元水平是有力一守。

估值上,騰訊目前市盈率30倍左右,並不算高;技術上,150日線亦正好處於600元,向下支持為200日線約575元;而較穩健者,則可看股價是否能守住50週線(約550元),作為股價止跌回穩的參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