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2021】第4波疫情仍未有緩和情況,因此經濟環境亦因而轉差。不少人都認為樓市不明朗,但是基本利好因素支持,如:受資金充裕、息口低企、房屋供不應求等,樓市續呈好淡爭持局面。因此,香港置業於11月底進行了有關「香港未來樓市走勢調查」,當中提到市民預期的樓市升跌、預算入市哪類單位、購買物業用途等。

港置調查:2021年香港樓市 平穩向好 

香港置業於11月底進行的調查發現,逾50%受訪者認為未來樓市走勢平穩向好,比例更會創5季新高。香港置業行政總裁李志成表示,雖2020年交投及樓價等都受疫情而影響,但是波幅並不大。

另外,2020年呈現「一手下跌,二手上升」樓市局面,因此預料發展商將維持開價克制的策略,以吸納購買力,二手受惠放寬按保,逾600萬至1,000萬元物業交投將續有支持。

李志成亦提到,基於疫苗面世估計會對樓市及經濟起提振刺激作用,因此樓價由波動漸見平穩。而且若疫情有所緩和,經濟恢復並且失業率回落,樓市更會有反彈機會。

多個新盤或推遲至明年推出 帶動二手市場齊齊升

至於一手市場,第4波疫情反覆,不少新盤或會推遲至2021年推出,因此香港置業相信2021年一手樓會繼續採取開價克制策略,以吸引各路購買力。

另外,近年資助房屋與私樓樓價漸拉近,惟資助房屋流轉性較低,升值潛力遜於私樓。而且近日市場氣氛受疫情及限聚令等嚴厲防疫措施打擊,二手業主有「放軟」心態,因此願意減價促成交易,造就二手筍盤乍現,吸納不少購買力追捧。

因此在2021年二手市場方面,港置將繼續看好受惠放寬按保,並且逾600萬元至1,000萬元的中細價物業二手交投。但是所佔成交比例或未會如2020年強勁。

政府未來10年建屋目標維持43萬伙 公營房屋供應首達標 無意撤回樓市辣招

豪宅疫情間仍「有價有市」若恢復通關豪宅市道更趨旺盛

調查中又提到,若成功通關的話豪宅將會受惠,並且機會可看高一線。香港置業九龍區董事馬泰陽表示,因豪宅供應罕有,獲不少買家追捧,更以「有價有市」形容。其中銷售金額最高的何文田嘉道理道豪宅ST. GEORGE'S MANSIONS 1座高層A室,成交價達2.38億元。

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第四季(截至12月14日)九龍區(包括將軍澳及西貢)逾5,000萬元新盤銷售量佔全港比例高達56%,較第三季顯著反彈24個百分點,兼創2020年年新高。若2021年疫情得以緩和,中港恢復通關,屆時「北水重臨」,九龍區豪宅市道有望更趨旺盛。

2房間隔單位成大眾心頭好

香港置業營運總監姚偉南指出,調查更發現市民預算入市的類型單位中,2房間隔單位為最受歡迎。而數據如下:

  1. 2房間隔單位佔33.5%,按季升2.3個百分點。
  2. 3房單位的佔26.1%,按季升微跌0.5個百分點
  3. 1房單位佔17.6%,按季微升0.5個百分點
  4. 開放式單位佔12.5%,按季升1.2個百分點
  5. 4房單位佔6.6%
  6. 4房以上單位佔3.7%

因此預計2021年中小型物業的需求仍然殷切。

物業按揭2021新形勢|P按 vs H按!大行料H按實際按息挑戰1.5厘以下

最多人想樓換樓 投資比例有明顯升幅

報告中亦有提到,市民提到想購買物業的主要用途如下:

  1. 39.6% 換樓(佔比例最高)
  2. 34.3% 用作上車
  3. 26.1% 用作投資

雖然投資排最後,但是以過往比例比較,物業用作投資仍是按季明顯上升5.2%,更創6季新高。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近4成人市民評房地產 為現時最穩健資產配置

姚偉南表示,面對量寬下銀紙將面臨貶值,加上樓價輕微調整,不少投資客看好後市重回市場,趁低吸納買樓作投資。有56.4%受訪者認為未來12個月本港銀行維持息口不變,因此以房地產為個人資產配置亦不少。調查亦發現,最多受訪者認為目前較穩健的資產配置為:

  • 房地產:37%
  • 現金或活期存款:16.5%
  • 黃金:14.1%
  • 股票或基金:13.8%
  • 外幣定存:7.7%
  • 保險或債券:5.9%

在眾多資產配置中,低息環境下銀行存息維持低水平,而且股市波動性高。投資黃金亦有相當風險,對比下本港房地產市場相對較穩健,抗疫力亦較為強勁,即可收租亦可自住,因此吸引不少買家投資,以求達致保本增值的效果。

--------------------

經BusinessTimes申請uSMART盈立證券戶口,享買賣美股一世免佣,港服免平台費,認購新股、基金低至0手續費、送藍籌股票、Bowtie門診醫療福利。【詳情按此開戶連結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