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來臨,令未來企業及各地政府在數據分析上的需求必與日俱增。美股市場上有一隻數據分析黑馬,於今年9月底才上市,上市初期無人問津,直至近日英國政府在抗疫數據分析上臨急抱佛腳,向Palantir求救幫手處理海量數據時,市場驚覺這間連英國政府出事,亦會第一時間去找的專家是何方神聖?

懶人投資法|訂立逐步退出機制!用買樓心態去買科技股實戰篇 (三)|精叻理財

數據分析黑馬Palantir

Palantir對本地投資者而言,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在數據分析界卻是擁有17年營運經驗的領頭羊。公司創辦人是矽谷著名創投人Peter Thiel,有留意科技界者冇人不識,他是Paypal創辦人,並為Facebook的早期投資者,來頭一點都不遜於Elon Musk。Peter Thiel著作Zero to One內開宗明義指出,他奉行的是從0到1,不是從1至N,即一切要由冇到有,而不是改良及模妨別人。

Palantir原始股東之一為美國中情局(CIA)

他在美國911恐襲後,於2003年成立Palantir,美國中情局(CIA)是公司原始股東之一,與美國軍方或政府關係密切。公司的目標是透過人工智能在海量數據中為客戶釐定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說到Palantir管理層,不得不提其行政總裁Alex Karp,他是猶太人富三代,精於投資在初創企業。他與Peter Thiel在史丹福大學就讀而認識,2004年加入Palantir,至今一直是公司的掌舵人。

科技女股神Catherine Wood密密收集騰訊!預計2021年股價見760元|精叻理財

Palantir營運17年

Palantir營運17年,一向予外界神秘的感覺,原因之一是他的客戶主要為各國政府部門,以及國際級企業,處理的數據涉及非常敏感的資料及私隱,對保密功夫要求極高,所以在上市前,外界連它有什麼客戶的所知亦甚少,更遑論其數據分析方法。

網上平台Medium

不過,原來在網上平台Medium,Palantir早於2016年已有官方專欄分享公司的數據分析系統及發展步伐,當時對象是程式開發員,一般人應該不會對該平台有太大興趣。筆者是科技的門外漢,但初步看過後,發現如想好好了解這公司的前世今生及運作,這個官方平台絕對值得一看。

提升公司透明度

在Palantir公布第三季業績後,它於11月11日在Medium的平台撰寫了新文章,內容是面向大眾及投資者,不諱言明白市場覺得他們業務似黑洞,希望能提升公司透明度,更明確告訴我們,Palantira不是一間數據公司,是一間軟件公司(Palantir not a data company, it’s a software company)。

建立數據分析的軟件

Palantir指出,它們建立數據分析的軟件,可橫跨不同雲端或伺服器內的數據,客戶透過軟件能從自身的海量數據中釐定問題及解決方案。公司建立了兩大對外的軟件平台,分別為Gotham及Foundry,前者主要為政府客戶使用,後者則是企業客戶。除此以外,外界較少提及另一套靈魂系統Apollo,其實Gotham和Foundry都是建基於Apollo之上使用,而後者就是讓Palantir的數據分析,做到極速及跨領域運算的功臣。

Palantir的系統將拉登所在地鎖定 

技術層面的事,筆者不在此班門弄斧,但可以點出2011年5月,美國海豹突擊隊在巴基斯坦找出拉登所在位置,並將他成功擊斃,幕後運用大數據將拉登所在地鎖定的功臣,就是Palantir的系統,其技術含量級數之高不言而喻。

目前,集團約四成收入來自美國,六成在其他地區,客戶遍布150個地區。當中,政府相關收入佔總收入約54%,於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升76%,至於商業客戶升幅則同比為27%。

參考美團及Tesla等科技股

不少投資者感到疑惑,Palatir是一間經營了17年的公司,還是沒有盈利似乎說不過去。筆者覺得要解答此憂慮,可看看終於守得雲開的Tesla,無獨有偶它與Palatir同於2003年創立,2004年Elon Musk入股,曾一度面臨破產,堅持了17年,終於在今個年度踏上盈利之路,股價表現翻數倍。

參考美團及Tesla等科技股,每當走到獲得盈利的臨界點時,也就是股價爆升的時候,回報以倍計。好消息是,Palatir在第三季業績中,剔除上市支出的因素後,17年來首次出現經營溢利,往後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強大的數據分析力

從創辦人到大數據分析層面,Palantir均擁有護城河,未來要看的是集團如何運用強大的數據分析力,取得企業客戶這龐大的潛在市場。由於Palantir內容太豐富,對於集團投資價值及營運數據分析,將在下集再續。

在此先賣個關子,Palantir近月從約10美元抽升至20美元相信只是起步,倍升的好戲還在上映,有興趣者下集的估值分析不容錯過。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編按:專欄作者鄭叻 (精叻理財)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作者簡介:鄭叻(精叻理財)貼地小女子一名,因工作關係接觸投資領域,繼而成為個人興趣。喜歡捐窿捐罅留意身邊各種理財及投資機會,實戰經驗超過二十年。從基金到港股,及後越洋轉戰美股;由租樓族跳上車做業主,再學人做埋包租婆。相信科技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投資潮,用未來目光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