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上市觸礁原因為何?許多投資者都心存疑問。靠支付寶起家的螞蟻集團,近年大力發展信貸產品「花唄」、「借唄」等,令其信貸規模不斷擴大,引起監管當局的注意。多個監管部門約談馬雲等人,據悉,監管部門擬將螞蟻視為金融控股公司,這能否支撐其新股上市逾2.4萬億元、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00700.HK)的高估值?

螞蟻上市暫緩!阿里、騰訊先跌後回穩 科技股大洗牌!低撈新策略

螞蟻支付寶年活躍用戶逾10億

螞蟻集團從互聯網科技入手,利用其長期服務積累的客戶數據和大數據處理技術,打破了傳統金融對金融服務的壟斷。

其支付寶服務擁有龐大用戶,截至今年6月底止,年度活躍用戶超過10億,超過8,000萬商家;月度活躍用戶則由2017年12月的4.99億名,增至今年9月底的7.31億人。意味着每兩名內地市民中就有一位使用支付寶,未來的成長空間可想而知。

螞蟻上市暫緩 認購款項 經紀佣金 手續費 孖展利息點算 IPO退款安排懶人包

微貸科技半年賺100億 超支付服務

螞蟻招股書顯示,集團的主要收入來自4個板塊,分別是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微貸科技平台、理財科技平台和保險科技平台。

集團靠支付寶起家,但近年支付板塊所佔的比重有所降低,目前微貸科技收入佔比已超支付服務。今年上半年,微貸科技佔總收入達39.4%,而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僅佔35.9%,後者增速已呈放緩。

與信貸相關的淨利潤近101.6億元(人民幣,下同),佔螞蟻集團總利潤213.4億的47.8%。除了微貸科技外,理財和保險板塊所佔比重也在上升。

螞蟻金融科技平台旗下3大業務

數字金融科技平台業務被視為是螞蟻集團利潤率較高的業務,從收入構成已可看出,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已成為螞蟻未來增長的新引擎,分別包括以下3大業務:

  • 微貸科技
  • 理財科技
  • 保險科技

與支付寶旨在滿足客戶的數字支付需求不同,微貸科技則主要服務消費信貸及小微經營者信貸需求,金融機構基於平台促成的信貸規模,向螞蟻支付技術服務費。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花唄、借唄成為螞蟻收入主力

微貸科技平台主要面向那些手頭沒有現金來通過支付寶消費的人,對應支付寶的消費信貸產品「花唄」、「借唄」,消費者可用於日常消費。

相關公司目前正在申請消費金融牌照以從事消費金融業務,這將提高螞蟻集團的放貸能力,因為消費金融公司可以發放金額高達10倍資本的貸款。相比之下,螞蟻現有小額貸款公司的槓桿僅為兩至三倍。

胡曉明:花唄、借唄等信貸額共2.2萬億

螞蟻集團總裁胡曉明在IPO路演時表示,集團所服務的金融服務業會有非常廣闊的空間,這個天花板足夠高、足夠寬。

其中,在微貸科技領域,他對投資者給出數據分析:「螞蟻集團旗下花唄、借唄、網商貸共2.2萬億元的信貸額,預計2025年,中國會有50萬億元的微貸規模,而螞蟻只佔2025年規模的4%。」

消費貸平均年利率達15%

螞蟻集團一直以來強調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金融公司,但信貸在其主營業務的絕對佔比及高槓桿率,一直被監管部門和資本市場關注。坊間更有不少解讀為螞蟻有逃避金融監管的嫌疑。

目前,螞蟻集團共計有2.15萬億的信貸規模,1.73萬億為消費貸餘額,餘下0.42萬億為經營貸餘額,前者平均年利率是15%(監管部門對民間借貸最高年利率為15.4%),且很多用戶屬於次級信用,意味着用戶信用資質較差。

98%信貸資金來自合作銀行和發行ABS

而在最近兩年,螞蟻集團力推聯合貸款模式。所謂聯合貸款,就是兩家持牌機構,共同出資、共同承擔風險和分享收益,形成銀團貸款。

招股書顯示,在螞蟻集團的2.15萬億信貸規模中,只有2%資金是自有資金,98%資金來自合作銀行和發行ABS。兩家放貸主體,是螞蟻設在重慶的兩家網貸公司,分別對應着花唄和借唄。

按比例計算,意即螞蟻用區區430億元自有資金,撬動2.15萬億元的信貸規模。規模之大,誰來兜底是一個問題,這足以引起監管當局的注意。

螞蟻信貸模式突破兩項監管

現下內地人民銀行規定金融機構單筆聯合貸款的出資比例不低於30%。以螞蟻集團現有2.15萬億元的信貸規模為例,即自有現金須提高到6,450億元,螞蟻明顯與監管機構的要求有一段距離。

而螞蟻與銀行的合作模式,是銀行提供大部分資金,螞蟻只提供少量資金,主要負責貸款審批、風險管理、還款和貸後管理的流程。

螞蟻的信貸模式突破了兩方面監管,分別是對網貸公司資本金和槓桿率的限制,以及馬雲提及的巴塞爾協議對於銀行表外資本的限制。

監管部門擬將螞蟻視為金融公司

業務上,螞蟻集微貸、理財、保險於一身;金融牌照上,螞蟻集團擁有銀行、支付、小額貸款、基金、基金銷售、期貨、保險代理等領域牌照,並正在組建消費金融公司。

螞蟻以不亞於一家大型商業銀行,在國際上市場找不到任何一家可以對標的公司。

此前中國證監會等約談馬雲等人,據報道,中國證監會稱,將螞蟻視為金融控股公司,須遵守銀行類似的資本和槓桿監管規定。

科技企業估值遠高於金融企業

值得留意的是,科技企業比金融企業的估值高得多。從2017年至2019年,螞蟻集團營收翻了一翻,期內市場對其估值卻翻了7倍;螞蟻集團在今年上市最終將估值定格在3,130億美元(約2.4萬億港元)。

螞蟻上市的估值高達3,130億美元,對比內地銀行股,例如工商銀行(01398.HK),工行A+H股的市值僅約2,515億美元,預測市盈率約5倍,與科技股的估值相差甚遠。

監管部門擬推網貸新規 約談馬雲

今次的重要節點之一,是周一(11月2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央行聯合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這一監管新規被市場認為是直接針對螞蟻,螞蟻在上市暫緩過程中必須思考和調節經營模式,以符合新規,進而得以上市,而這種調整勢必影響其估值。

螞蟻集團一直以來以科技企業自居,若螞蟻最終被視為金融企業,估值勢必大打折扣。

阿里巴巴持有螞蟻33%股權

在螞蟻上市暫緩前(11月3日),阿里巴巴(09988.HK)市值約6.4萬億港元(約8,250億美元),螞蟻上市估值約3,130億美元,阿里巴巴持有螞蟻33%股權,持股價值約1,033億美元,即佔阿里巴巴市值約12.5%。

阿里巴巴上市至今,市場一直炒作其分拆螞蟻上市概念,現時螞蟻因監管新規,即使最終得以成功上市,估值勢必會調整;最壞情況下,若螞蟻上市無期,按比例推算,阿里巴巴股價或進一步回落至270港元樓下。

不過,計數歸計數,相關的比例或變化未必對等。不過,市場反應何其敏感,阿里巴巴股價周三(11月4日)低至272元,最多跌9.3%,全日收市報277.2元,跌22.6港元或7.5%。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