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醫生流失在公立醫院早已不是新鮮事,醫管局過往3年的醫生流失率都超過5%。在2019/20年度,醫管局醫生短缺人數為260人,同期流失率為5.4%,相當於322名全職醫生離職。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醫生荒」現象?

「醫生荒」原因一:高壓環境

從個人層面上看,醫療行業從來都不是易事。我想每位新入行的醫生都有心理準備去面對高壓的工作環境,但到真正當前線醫生時,面對不設上限的工作量,努力捱過今天,明天還有更多工作等著要處理;這星期努力過了,下星期、下個月、下年要更努力,更不用說不斷加班、連做30多小時的on call制度。這種無了期的磨鍊是最磨蝕意志的。以冬季流感高峰期為例,有超過十天急症室求診人次約7,000次,內科住院病床佔用率超過100%,伊利沙伯醫院內科病床使用率更高達130%!(註:這是數字遊戲)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醫生荒」原因二:求醫門檻低

從病人角度看,只要持有效香港身分證,約9成的醫療費用都由政府承擔。領取綜緩人士更可向社署申請醫療收費減免。有了政府大幅資助,求診門檻極低,造成市⺠優先選用公院醫療服務,公私營醫療的天秤亦往公立醫院側傾倒。

根據醫務委員會網站資料,香港現有約1.5萬位註冊醫生。當中45%為公立醫院醫生,負責香港約九成的醫療服務;其餘55%為私營機構醫生,負責香港餘下一成的醫療服務。老實說,筆者不敢相信兩者差距會如此極端,但引申出來的公私營醫療失衡問題,大家有目共睹。

「醫生荒」原因三:人手分配問題

當然,人手不足是不爭的事實,以醫生佔人口比例,每一千名香港市⺠有1.99名醫生(2020年年中人口估計為7,509,200)。相比德國比例為4.2名、意大利4名、奧地利5.1名,香港的數字絕對稱不上好。

Q:醫管局怎樣分配這緊絀的人手呢?

A:急症室、兒科、內科及老人科一直是公立醫院的壓力重點。引述佘達明先生的觀點,以上科目的前線醫生數量在過去10年沒有增⻑。就算有增加的1,000名醫生,醫管局也沒有調配人手至壓力點。在人口急劇老化、醫療需求日漸增加的情況下,前線醫生的工作量與壓力日益嚴重。

Q:政府或醫管局有嘗試改善制度嗎?

A:有的。公私營協作計劃是其中一個方案,可惜以失敗收場。計劃希望將穩定的⻑期患者安排至私營市場,但沒有具體方針、目標與適當監管,最終醫管局只分流到不足0.1%病人至私家醫生。

公私營醫療失衡、人口老化、人手緊絀等等問題,都大大增加公院醫生的工作壓力。缺乏合適的人手安排及有效的改善方案,醫管局無法避免人才流失的現象。

註:病床使用率只是掩眼法,視乎病房高層如何演繹數據。例如一個病房Bed Stat本來只有40張正規床, 但病房內實際上加10張床至50張,病床佔用率理應為125%。但只要高層將加床納入正規床數目,就算病房內接收了55位病人,對外宣稱的數字還是110%,比137.5%美觀多了,對吧?

DNA去氧核糖核酸|DNA指紋族譜術興起!生前死後一樣可以驗明正身|健康基因

編按:專欄作者梁姑娘小冰(香港南丁格爾執行董事),註冊護士及國際救援護士,擁有五個保險牌照及多年保險索償經驗。熟悉政府及私家醫院運作,為大眾處理醫療問題及提供專業醫療意見!重點協助企業老闆及其員工善用醫療支援,包括醫療保險增值及減費;同時亦支援各大保險團隊醫療服務。

作者簡介:梁姑娘小冰(香港南丁格爾執行董事),註冊護士及國際救援護士,擁有五個保險牌照及多年保險索償經驗。熟悉政府及私家醫院運作,為大眾處理醫療問題及提供專業醫療意見!重點協助企業老闆及其員工善用醫療支援,包括醫療保險增值及減費;同時亦支援各大保險團隊醫療服務

免責聲明: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