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媽媽group或親子討論區上總會留意到不少新手媽媽對小朋友需要接種的疫苗有疑惑,並留言問到「你哋會帶小朋友去私家定健康院打針?」、「bb打完一歲針發燒正常嗎?會發幾耐?」等問題。也有不少媽媽分享打針前湯水供參考。究竟政府與坊間自費接種的疫苗有何分別?《香港財經時報》為大家整合相關資訊。
衞生署:不建議在外遊期間接種疫苗
衞生署建議兒童根據通常居住地的免疫接種計劃接種疫苗,對兒童傳染病有全面保護,並不建議在外遊期間接種疫苗。 小孩如若離港前往其他地方,請緊記在當地安排免疫接種。
政府免費接種計劃 初生嬰兒至小學生均需接種
政府推出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不同階段的兒童提供免費疫苗接種:
- 5歲或以下的兒童可於本港各區就近的母嬰健康院進行免費接種;
- 小學生則會由衞生署轄下的學童免疫注射小組到各區學校提供免費疫苗接種服務。
近年增加的免費疫苗
政府近年先後增加不同疫苗於免費接種計劃中;包括:
- 2018年7月1日或以後出生的兒童於18個月大時在母嬰健康院接種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
- 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出生的兒童會於小學一年級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
- 由2019/20學年起,女童會在小五時接種九價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第一次) ,並於下學年(即小六時)接種第二次。
衞生署最新兒童免疫接種疫苗一覽
年歲/年級 | 需接種的疫苗 |
初生 | 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第一次) |
一個月 | 乙型肝炎疫苗(第二次) |
兩個月 |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第一次); 肺炎球菌疫苗(第一次) |
四個月 |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第二次); 肺炎球菌疫苗(第二次) |
六個月 |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第三次); 乙型肝炎疫苗(第三次) |
十二個月 |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一次); 肺炎球菌疫苗(加強劑);水痘疫苗(第一次) |
十八個月 |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加強劑);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 (第二次) |
小一 |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第二次);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加強劑) |
小五 |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第一次) |
小六 | 白喉(減量)、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減量)及 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加強劑);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第二次) |
私家診所、私營醫療中心 - 5種疫苗接種計劃
除了可選擇政府提供的免費接種外,近年不少家長會選擇帶子女到私家診所或私營醫療中心自費接種疫苗。雖然費用較高,但孩子的注射次數可減少,疫苗的種類比政府更多,可預防一些高危的傳染病如:
- 流行性感冒疫苗
-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
- 甲型肝炎疫苗
- 日本腦炎疫苗
- 輪狀病毒疫苗
- 一些包含多種疫苗成分的「多合一」疫苗。
5種政府以外的疫苗參考:
年歲 | 需接種的疫苗 |
2個月 | 六合一混合疫苗*(第一次);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第一次) |
4個月 | 六合一混合疫苗*(第二次);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第二次) |
6個月 | 六合一混合疫苗*(第三次);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第三次) |
9個月 |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第一次);日本腦炎(第一次) |
12個月或之後 |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第二次);日本腦炎(第二次); 甲型肝炎疫苗(第一次) |
六合一混合疫苗* 包括了破傷風、小兒麻痺症、乙型肝炎、白喉、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百日咳,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是不包含在政府「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中。
一歲針反應最勁?
每次接種疫苗時總會聽到醫生循例說到疫苗後的常見反應,如疲倦、發燒、食慾不振等。不少家長過去曾表示俗稱「一歲針」(即在一歲時接種的疫苗)的反應為最大,有家長表示打完「一歲針」後數天至一星期,孩子仍會出現發燒現象,而且還會維持數天時間,當然亦有不少打完針後均沒有出現不適現象。
一歲針發燒發幾耐?
事實上,打針後如有微燒是正常反應,但人人不同,所以一般打針後,如健康院便會提供退燒藥予家長以備不時之需。家長不應因此而拒絕讓孩子接種相關疫苗。
一歲針湯水推介
不少媽媽都有在討論區分享一歲針湯水推介,在小朋友打針前或可有助清熱,減少發燒不適的機會。現時16歲以上市民可打新冠疫苗,有網民建議成人打針前都可先飲清熱湯水「打底」,以減低發燒機會。以下綜合網民提供的「一歲針湯水」推介,有需要的媽媽或可作參考。
不過要留意,相關效果或因不同體質而異,建議使用前根據個人體質而決定是否飲用,或先向醫生查詢意見。
- 粟米紅蘿蔔湯
- 蘋果雪梨水
- 粟米紅蘿蔔馬碲
- 增加清熱效果:可加加無花果、竹蔗、蜜棗、南北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