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生反修例事件及新冠疫情,在政治、經濟及社會民生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研究指,本港過去一年所經歷的事情,導致有3成多市民出現創傷後壓力和抑鬱症狀。《香港財經時報》一文了解。

港大研究:3成多港人同現抑鬱及創傷後遺症

香港大學醫學院在今年2月至7月份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了約1萬1千多名市民。調查結果如下:

  • 近41%受訪者出現中度至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狀
  • 近74%受訪者出現中度至嚴重抑鬱
  • 多達36%受訪者同時出現中度至嚴重的創傷後壓力及抑鬱症狀
  • 逾60%的受訪者對個人前途感到憂慮
  • 近53%人因缺乏防疫物資感到壓力
  • 24歲或以下的年輕人出現這些症狀的比率,較其他年齡階層高

負責研究的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表示:「在我們周圍發生的事中,其實有些事情我們不能控制,但亦有些事情我們能夠控制。」陳友凱希望市民能夠在生活和生命中,好好掌握能控制的事情;不能控制的事,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了。因此,市民不能只著眼不可控制的事情,否則沮喪和無助的感覺會隨之而來,使自己陷入最不利的環境。

即食麵專家食勻香港即食麵 揀出十大最好食 疫情下日清食品料盈利上升三成

港大推出自助心理狀況評估工具「心之流」

鑑於本港市民可能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的青少年精神健康小組推出了「心之流」(HK FLOW Tool)的網上自助心理狀況評估工具。

港大醫學院表示,該工具旨在提算大眾對創傷經歷、心理困擾和症狀的意識,協助評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況和處理情緒需要。醫學院表示,此工具並不能作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因此如有需要,請尋求合適的專業服務幫助。

「心之流」首頁。(Photo : 香港大學醫學院「心之理」)
 

疫情下學童長期停課引致失眠、焦慮抑鬱?專家4大建議助減情緒不安

甚麼是抑鬱症?甚麼是創傷後遺症?

根據「心之流」的描述,有抑鬱症的人,大腦進入咗另一種狀態,症狀包括:

  • 做嘢變得好慢(例如學校/公司嘅嘢、跟唔上其他人)
  • 成日覺得好攰、冇動力做嘢
  • 變得孤立(想收埋自己,唔想見人)
  • 集中唔到精神(特別係上堂/返工、做功課、同朋友傾計可能要聽幾次先明)
  • 記憶力變差(唔記得啲可能好重要嘅嘢)
  • 做唔到決定
  • 瞓得差、長時間地瞓唔著,又或者成日瞓,但瞓極都唔精神
  • 冇胃口,或暴食

至於創傷後遺症多數會出現發生過嚴重意外、自然災難、戰爭或被虐等事件之後,不論本人是否有親身經歷、目擊或從其他途徑得知。症狀包括:

  • 腦海出現有關件事件的不安回憶、畫面
  • 感覺身處當時的情景
  • 經常失眠、發惡夢
  • 好攰同冇精神(攰但又瞓唔著,驚瞌埋眼又會見到嗰啲畫面)
  • 為咗避免諗起件事同再經歷情緒折磨,會避免接觸同提起同件事有關嘅嘢(例如物件、地方、新聞,有關嘅字句),或者對身邊嘅人同事變得好冷漠
  • 無時無刻都保持最高嘅警覺,個人變得好驚、繃緊同緊張、容易躁同忟(對其他人同對自己都係)
  • 集中唔到做任何其他嘢

想了解更多關於自己的精神狀況,可以點擊這裡到「心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