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三生製藥(01530.HK)宣布旗下三生國健自主研發的注射用伊尼妥單抗(商品名:賽普汀®)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聯合化療用於治療HER2陽性的轉移性乳腺癌,是中國自主研發上市的首個創新抗HER2單抗藥物,亦是首個生產工藝優化、Fc段修飾、具有更強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ADCC的創新抗HER2單抗,該單抗改構後更強的ADCC效應一定程度上轉化為患者的生存獲益。

根據新聞報導,7月1日,距離獲批僅12天,賽普汀在全國五個省市(北京、江蘇、安徽、山東和浙江)同時開出首張處方,魔幻的是,作為國家863計劃、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以及上海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的重磅品種,在順利獲批之後迅速進入商業化落地開出首張處方,這麼重大的里程碑事件,在二級市場上居然沒有泛起一點點波瀾...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與此同時,眼下大熱的醫藥板塊行情中,大量biotech公司報IND、患者入組、臨床數據更新等研發階段的里程碑事件反而對股價產生極強的推動效果。

那麼問題來了,難道研發推進不就是為了最終的獲批上市銷售麼?為什麼核心事件的表現和預期背離?

事出反常必有妖,有必要重新審視創新藥投資的邏輯。

創新藥公司都是研發驅動的,在漫長的研發週期中,財務數據都是錯配的,短期內無業績可循,因此,在研發推進階段中,股價主要是情緒驅動,跟隨著研發進度、成果呈現脈衝式的行情,以生物基因(BIIB.US)為例,旗下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狀的藥物aducanumab的審批過程中的峰迴路轉帶來了劇烈的股價波動。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創新藥研發是一場漫長的連續賭博,每個環節都可能出問題,真正能走到上市的品種都是運氣和實力兼備的幸運兒,回看產業歷史,倒在三期的品種不計其數...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二級市場投資,本質上賺的只有兩類錢,一類是業績增長的錢,另一類則是估值波動的錢,由於大量的biotech公司沒有營收,研發事件驅動的估值波動行情是合理的,然而,同樣的研發事件對於不同類型的醫藥公司而言,其代表的價值變化是不一樣的。

創新藥研發是一場漫長的連續賭博,每個環節都可能出問題,真正能走到上市的品種都是運氣和實力兼備的幸運兒,回看產業歷史,倒在三期的品種不計其數...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二級市場投資,本質上賺的只有兩類錢,一類是業績增長的錢,另一類則是估值波動的錢,由於大量的biotech公司沒有營收,研發事件驅動的估值波動行情是合理的,然而,同樣的研發事件對於不同類型的醫藥公司而言,其代表的價值變化是不一樣的。

對於biotech公司而言,走的是研發為主的估值驅動行情,其核心價值就在於核心管線的推進情況,因此研發里程碑事件對股價的邊際影響都比較大,上下波動都比較劇烈,以上文生物基因為例,最終獲批的時候,由於市場擔憂其生產、商業化能力,反而是利好出盡高開低走,美股的大量biotech公司都是產品獲批即是巔峰。

對於Big Pharma而言,走的是銷售為主的業績驅動行情,其核心價值在於公司盈利能力的變化,出於大公司的體系優勢,市場一般對其研發進度較為樂觀,由於有成熟的商業化體系,最核心的研發事件其實是藥物獲批,市場預期能夠迅速導入銷售,形成業績推動股價,因此對於Big Pharma來說,獲批才是起點,像中生的安羅替尼、恆瑞的卡瑞利珠單抗以及三生的伊尼妥單抗。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雖然籠統點都可以概括為醫藥股,但是本質上是不是一路人,投資biotech的是喜歡看著鍋裡的賺估值波動的投資者,投資Big Pharma的是喜歡看著碗裡的賺業績成長的投資者。

因此,同藥不同命的魔幻現實就發生了...

既然「同藥不同命」都有著合理性,那為何三生作為Big Pharma,在伊尼妥單抗獲批且迅速導入銷售後,市場依然無動於衷?

這就要回到港股市場風格的問題了,作為一個離岸市場,港股是沒有均衡狀態的,永遠是在兩個極端之間劇烈波動,當下行週期負面情緒主導的時候,往往是業績和估值雙殺;當上行週期積極情緒主導的時候,往往是業績和估值雙擊。

因此,對於拐點型的公司,往往是呈現出馬雲口中的: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對於拐點型的公司,市場一開始是無視公司發生的積極變化,隨後開始關注變化但還是存在偏見不以為然(看不起),大部分投資者看不懂先知先覺的投資者的湧入帶來股價的修復,隨後股價突破均衡狀態,進入上行的估值與業績雙擊,才痛心疾首來不及...

時間回到3月底,剛剛經過修美樂的醫保談判降價帶來的益賽普悲觀預期,疊加CFO的人事變動以及公共衛生事件引發的全球股市暴跌,三生的股價來到了上市以來的最低點,估值只有15倍,甚至比受帶量採購衝擊的仿製藥企業的估值還低,極端行情下的極端殺估值。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看不見,3月19日,公司公告高瓴入股5%的相關事宜,由於在財報禁止買賣期沒有過戶,財報後完成交割,結合交易所披露的股權變動,在這次入股之後,累計持股比例提升到9.04%,然而,當時市場根本沒人關注這一重磅的核心信息。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看不起,隨後,4月27日,公司公告在4月15日已經委任前阿斯利康中國區運營首席財務官王飛為公司新的首席財務官;4月29日,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婁競以7.99元/股場內增持184萬股,涉資約1471.98萬港元;6月19日,伊尼妥單抗獲批上市;6月24日,三生國健科創板上市獲得證監會批准;在短短的兩個月內,持續的兌現重大里程碑事件,從團隊建設、管線途徑、資本運作上有都質的突破,但是市場反應平淡,隨大市反彈後橫盤。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看不懂,雖然市場對三生的討論熱度依然不高,但是已經有先知先覺者在持續的湧入,從高瓴入股開始,港股通南下資金無視市場波動持續的流入,持股比例從低點的不到4%大幅提高到接近9%。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來不及,6月28日,公告抗白介素4受體alpha(IL-4Rα)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編號:611)獲美國FDA臨床試驗批准,用於治療特應性皮炎,對標再生元重磅品種Dupixent;7月1日,距離獲批僅12天,賽普汀開出首張處方;7月3日,三生國健發布招股意向書,網上、網下申購日為7月13日,繳款日為7月15日,擬募集資金31.83億元;隨著重大事件超預期的快速推進,市場終於開始加速,7月3日,股價高開高走,最終收漲6.11%。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港股從來都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在逆勢的時候身處鬧市無人問,一旦市場的偏見被修復之後,會迅速的從悲觀之極扭轉到樂觀之極,只有事實才能扭轉偏見,短期內,國健在科創上市大概率是有比較強勢的股價表現,事實會再一次擺在悲觀者面前;同時,630已過,短期內也會等到中報,在2020H1醫藥市場實際銷售整體悲觀的背景下,要是三生能給出還不錯的數據,事實還會再一次擺在悲觀者面前,只是那時候,不知道悲觀者還來不來得及...

對於真正的價值投資者而言,偏見是好東西,只有極端的偏見才有極端的價格,對於業績驅動型的Big Pharma而言,還有什麼比重磅品種放量週期帶來的估值和業績雙擊更殘暴的美么?

目前,股價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遠沒有到歷史均值狀態,一旦趨勢強化,也許均衡狀態也就一笑而過了,常言道,悲觀者往往正確,樂觀者往往成功,而贏家則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用悲觀者的視角去審視問題,用事實來調整預期。

當過去三個月的增量事實擺在面前的時候,有什麼理由不樂觀?

拐點型三生製藥:從看不見到來不及

該信息由智通財經提供。

延伸閱讀:永泰生物研發EAL治癌藥在市場有明顯優勢 建議申購 | 藺常念
延伸閱讀:港股新股市場火爆 | 建議申購歐康維視生物、思摩爾 | 顏招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