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6月3日)表示,最新一批外科口罩測試結果顯示,一款散裝口罩的含菌量超出標準上限,涉嫌違反《消費品安全條例》。海關提醒市民,散裝口罩來歷不明,缺乏基本產品說明,安全成疑,應該避免使用。

香港海關:散裝口罩含菌量超標25%

海關日前接獲最新一批40個由試購所得外科口罩樣本的化驗報告。根據相關一次性使用衞生用品衞生標準,顯示其中一款於4月時在大埔一間藥房購買的散裝口罩(每包5片,以透明膠袋包裝), 售價為20元,沒有標明品牌或產地。樣本的細菌菌落總數超出標準上限的25%,涉嫌違反《條例》。

海關知悉化驗結果後,隨即派員採取行動,在涉案的藥房拘捕一男一女負責人,年齡分別為四十三及四十四歲,目前正被扣查。海關將就涉案外科口罩作進一步化驗,以確定含菌種類。此外,海關亦正追查涉案外科口罩的來源。海關提醒市民,散裝外科口罩質素難以保證,涉及的安全風險亦較高,市民應避免選購。

除今次公布的樣本外,海關於3月14日及4月17日亦已公布另外8款含菌量超出標準上限的外科口罩,其細菌菌落總數分別超出標準上限的20%至11.5倍。

4月17日:4款口罩含菌量超出標準上限 

香港海關(4月17日)呼籲市民馬上停用4款外科口罩。測試結果顯示,該4款口罩的含菌量超出標準上限,商戶如有出售,亦應立即下架。連同今次公布的4款外科口罩,海關於過去約一個月內已先後兩次公布合共8款因含菌量超出標準上限而涉嫌違反《消費品安全條例》的外科口罩。涉事4款外科口罩均為50片盒裝,售價介乎150元至280元。四款產品的包裝均沒有標明產地,初步調查相信產品來自東南亞及西亞國家。

香港海關 4月17日 呼籲市民馬上停用4款外科口罩。測試顯示該4款口罩的 含菌量 超標,商戶如有出售應立即下架。海關一個月內已公布共 8款含菌量超標準口罩
(Photo : 政府新聞網)

含菌量超標0.2倍至1.35倍

海關(4月16日)接獲最新一批24個由試購所得外科口罩樣本的化驗報告。根據相關一次性使用衞生用品衞生標準,顯示其中4款樣本的細菌菌落總數分別超出標準上限的0.2倍至1.35倍不等,涉嫌違反《條例》。

海關於知悉化驗結果後,隨即部署執法行動,今日在四個分別位於銅鑼灣、北角及上水的零售點,包括藥房、雜貨鋪、日用品店及水果攤檔採取行動,拘捕四名負責人,未有再檢獲該四款懷疑含菌量超標外科口罩。被捕人士包括三男一女,年齡介乎34至54歲,目前正被扣查。海關將就涉案4款外科口罩作進一步化驗,以確定含菌種類。

除搜查涉案的四個零售點外,人員今日亦同時巡查全港多個零售點,暫未再發現有該四款外科口罩出售。海關正深入追查涉案外科口罩的來源,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發展,海關今年1月27日起開展代號「守護者」的全港性大規模特別行動,全面巡查、試購及檢視於全港各區出售的外科口罩,並把試購所得樣本送往化驗所作含菌量測試。目前已經試購超過一百六十款外科口罩樣本作含菌量測試,並已就110個樣本完成含菌量測試,當中103個樣本合符含菌量標準。

3月14日:4款含菌量超標外科口罩 最高超標11.倍

除今次公布的四個樣本外,海關於3月14日亦已公布另外4款含菌量超出標準上限的外科口罩,其細菌菌落總數分別超出標準上限的0.4倍至11.5倍。詳見:海關呼籲:停用四款懷疑含菌量超標外科口罩(附圖) 購買及使用外科口罩6大要點

購買及使用外科口罩注意事項

海關提醒市民,購買及使用外科口罩時應留意以下事項:

  • 在購買過程中,須留意口罩的包裝說明;
  •  檢查包裝盒是否有破損或污漬,如果發現外科口罩有污漬或異味切勿使用;
  •  留意正確使用外科口罩方法;
  •  須適時更換外科口罩;
  •  須把外科口罩存放於乾爽地方,以及
  •  光顧有信譽的零售店鋪

「守護者」行動至今已經持續超過80天,期間出動超過4,000人次的海關人員,於全港各區零售點巡查超過27,000間次,以確保市面出售的防疫產品符合《條例》及《商品說明條例》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