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彭博社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兩個龍頭券商正在考慮進行整合,以打造出一家能更好地與全球性投行競爭的公司。

當晚,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同時發公告澄清,表示未獲知有關傳言的有關信息。

曾有券商人士曾告訴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記者,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曾經微妙地齊頭並進,「大企業中信做,中小企業中信建投做」,但之後隨著由控股變成參股,二者的竟爭更為明朗化。這些年,中信證券穩坐國內券商業龍頭的寶座,但中信建投也以高增長率攀至第一梯隊,並且在資本市場表現良好,成為市值第二的上市券商。

2005年,由中信證券和中國建銀共同出資設立中信建投證券,註冊資本為27億元人民幣。其中中信證券以現金出資人民幣16.2億元,出資比例為60%,中國建銀以現金出資人民幣10.8億元,出資比例為40%。

不過,在中信建投上市之後,中信證券屢發公告減持中信建投。依據中信建投年報,截至2019年底,中信證券仍持有其5.01%的股份。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加劇對外開放,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外資投行紛紛在中國設立合資控股券商。

中國監管部門也意在打造航母級證券,與外資一流投行抗衡。目前已經有多家券商通過收購路徑做強做大,但一般是「大魚吃小魚」,比如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中金公司收購中投證券等。

據記者了解,證監會提出打造航母級券商之後,多家券商,包括頭部券商,甚至中型券商,都在努力將航母級證券作為自己的戰略目標。

該信息由智通財經提供。

延伸閱讀:基建投資加碼 挖機賣斷貨 重工機械行業的春天要到? 

延伸閱讀:疫情下的美團:堅守長期主義 逆市危中尋機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