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亞太(新股編號:01876.HK)剝離澳洲業務之後二度衝刺IPO,集資最多逾518億港元,對於如此大體量的消費公司上市,值不值得買?又有哪些新的看點?

在今年7月上市計劃擱置後,百威英博將旗下澳洲業務出售予朝日集團(Asahi Group),本次上市計劃中,百威亞太業務規模縮小了,現時公司市值估計約3,500億至3,900億港元。

擬引入GIC為基石投資者

百威亞太於今年7月首次來港上市,惟在完成招股後以市況不配合為理由擱置上市。

今次重啟上市,百威亞太可謂有備而來,與上次不設基石投資者的安排不同,百威亞太今次引入新加坡主權基金GIC為基石投資者,投資10億美元(約78.2億港元);又罕有地引入發售量調整權,相當於額外集資139.49億港元,令總集資額可增至最多518.19億港元。

上市後納入指數的機會極高

在今次的招股文件中,百威亞太更列明股息政策,表明上市後派息比率將不低於25%。此前則無派息計劃。

百威亞太現正進行招股,根據預計時間表,將於下週一(23日)結束公開發售並正式定價,預期於9月30日掛牌上市。

有市場人士認為,百威亞太定價進取,「水位不多」,短炒機會較少;但考慮到其市值龐大,上市後納入指數的機會極高,屆時將有被動資金追入,故看好其中長線表現。

百威亞太兩次IPO計劃對比

67億美元商譽 替母還債

值得留意的是,在7月擱置上市後不足一星期,百威亞太的澳洲業務便以881.8億港元售予日本朝日集團,這個金額較之前百威亞太計劃上市募集的資金上限還要多,故今次第二度申請上市的百威亞太,業務其實已經「瘦身」。

剝離澳洲業務後,一方面緩解了母公司短期的債務壓力;另一方面,公司的業績增長亦更加明顯,有助提高估值。

最新招股書顯示,於2019年3月31日及2018年12月31日,其資產負債表列有商譽67億美元(佔總資產約42%)及其他無形資產17億美元(佔總資產約11%)。

或有商譽減值風險

對比上一次IPO時,百威亞太的商譽為132億美元(佔總資產約51%),其他無形資產44億美元(佔總資產約17%)。

何為商譽?商譽的計量方式,通常是企業在併購過程中,所支付的那部分金額與被併購標的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商譽往往是正的;會被記入當年財務報表裡的「營業外收入」這一項。

不過,既然商譽在資產負債表裡面被記做企業資產,那麼它當然有可能減值。

當公司經營惡化、預期未來現金流量減少、市況欠佳、適用法律及法規的不利變動等因素,均可能導致商譽減值。一旦商譽減值,不但會導致業績的虧損,還會引發未來經營環境的變化。

哪些巨頭壟斷着市場份額?

現時內地啤酒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慢慢走出了白熱化階段,哪些巨頭壟斷着市場份額?

據百威披露,2018年中國啤酒市場消費量高達488億千升,人均消費量約為35升,低於美國及南美市場;目前市場份額排行第一的是華潤啤酒(00291.HK),旗下主要品牌為「雪花啤酒」,市佔率達23.2%。

百威市佔率排在第三位,佔16.2%,以0.2個百分點之差落後於青島啤酒(00168.HK)。燕京啤酒和重慶啤酒則排在百威之後。

潤啤收購喜力攻中高檔市場

雖然華潤啤酒佔內地啤酒市場份額最大,但主要來自中低檔產品市場。值得留意的是,潤啤在今年4月完成收購喜力中國,對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貢獻顯著。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集團中高檔啤酒銷量按年增長7%,整體平均銷售價格按年上升4.5%;整體啤酒銷量按年增長2.6%,至約637.5萬千升。

不過,潤啤對喜力業務的整合是下半年的重點,因公司缺乏經營高端品牌的經驗及銷售渠道,估計要需時去進行整合,兩品牌協同效應仍有待觀察。

喜力
潤啤在今年4月完成收購喜力中國,對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貢獻顯著。

至於青島啤酒,集團目前採用雙品牌策略,包括主品牌「青島啤酒」和第二品牌「嶗山啤酒」,分別針對中高端啤酒和大衆消費市場。今年上半年,「青島啤酒」的銷量236萬千升,按年增加6.3%;以嶗山為主的其他品牌銷量為237萬千升,輕微增長0.9%。

反觀百威亞太,母公司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是全球最大啤酒製造商。目前在亞太地區出售的啤酒超過50個品牌,包括百威、時代(Stella Artois)和福佳(Hoegaarden)等,近六成高端、超高端品牌。

據百威亞太官方披露的數據,2018年百威亞太在中國高端和超高端市場領域的佔有率達到了46.6%。遠超過青島啤酒的14.4%及華潤雪花的11%。

值得留意的是,現時內地啤酒行業消費升級態勢明顯,雖然百威亞太是內地高端啤酒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但華潤啤酒和青島啤酒兩大品牌均積極開拓中高端市場。

相比之下,無論是7月或是9月的IPO計劃,百威亞太的集資目的均是用於償還以往債務,而不是用於發展業務,進一步開拓亞洲市場。

簡單而言,就是用市場上籌借而來的錢,用於償還債務,筆者作為普通投資者,也覺得不太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