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閱讀了幾篇關於香港被降主權評級的文章,普遍筆者批評惠譽和穆迪降香港評級的做法並不理智,甚至是質疑評級機構的可信性。這些觀點,我都不置可否,反而我在思考美國發動主權評級來攻擊香港經濟,背後有什麼經濟動機。

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美國使盡辦法要降低中國在世界經濟大國的話語權,迫使中國接受不平等的貿易協議,提高美國的經濟地位,香港持續不斷的社會活動,美國多次就香港的社會矛盾事件作出評論,並邀請部分「黃絲」在美國聽證會上,就香港人權的問題發表意見,這些頻繁的內外攻擊,使中國再度重演清朝時期「內憂外患」的局面,被外國勢力迫使妥協不平等條約,然後內部的憂傷是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無奈不是所有人看清,美國製造中國的內外混亂及壓力,是要沽空港股,破壞中國經濟,降低中國在世界大國的影響力。

這一切事件的發生,始於中國A股第一次被納入MSCI明晟指數開始,中國經濟門檻首次被世界認同,中國被視為在經濟開放上逐漸擴容,市場普遍看好對A股的發展。無可否認,這次是對中國經濟開放上的重要里程埤,但某程度上亦造就外資沽空A股的機會。同年,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始對中國實施貿易戰,雙方曾經在2018年5月達成暫停貿易戰的共識,並發表聯合聲明尋求和解。不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其後在6月16日,再次公佈對華加征關稅清單,這個反覆的變化一直延伸到今天還未完結,中間還夾雜了2018年12月華為事件和今年6月的香港社會紛爭,好讓美國再踩多中國一腳,迫使中國就範。

在國民性格上,我能總結一個要點:中國歷史上除了成吉思汗和秦始皇合併和佔領中國土地外,中國的國民一般都不會對外國勢力進行侵略,反之美國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我也不容多說,誰人有侵略者心態?一目了然。

這一連串事件不是巧合,而是有組織的編排來沽空中國股市,崩潰中國經濟。這是有跡可尋。外資進入A股的門檻越來越多,繼MSCI指數後,外資也會通過滬股通、深股通來進入A股投資。自今年1月初以來,A股持續強勁從低位反彈21%,走出牛市行情,然而當上證指數衝高至3,288點的一年高位後, A股當周的北上資金錄得淨流出129.01億元,為歷史第3大周淨流出。其中,滬股通淨流出38.15億元,深股通淨流出90.86億元,隨之以後A股便反覆回落至低位。這個不是巧合,而是外資有心沽空A股。幸好,內地對外資的沽空還存在限制,外資要借貸沽空A股的成本較高。因此不少外資沽空機構如Blue Orca Capital曾經表示,若果內地對外資沽空的規限進一步開放,他們有可能狙擊A股。

現在MSCI指數逐步提高A股的權限指數,目的也不排除為未來沽空A股進行準備。特別要留意一下MSCI全中國指數(MSCI All China Index)將會在今年11月轉換至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完成後若果中美局勢還是在冰點階段,A股走勢必定再受外資衝擊。除A股以外,港股在今年8月已經出現外資沽空,他們除了對賭港元貶值,香港的緊張局勢會迫使美元和港元脫鉤之外,更沽空恒生指數走勢,對賭其崩盤。今年8月,恒生指數期貨出現了大量沽盤,某部分投資者可能進行對沖,但另一部分人卻看淡港股走勢。

然而,港股8月尾的反彈某程度上是獲得「國家隊」的支持,使沽空者未能獲利。之後,9月5日港交所宣佈衍生品暫停交易,恒指期貨交易受影響,港交所解釋由於供應商提供的交易系統軟體出現問題,所以衍生品交易要停市。但是,我有一個猜測是,港交所可能有心讓衍生品交易停市,來阻止做空者進行期貨交易。 但是,沽空者從未離場。截至9月13日,十大外資券商持有的未平倉沽空頭寸,佔所有未平倉頭寸的82%。可見他們仍在蠢蠢欲動,等待機會。

現在,國際三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中,有兩間都下調香港的主權評級。當投資者和香港政府都慌張起來的時候,我卻「得啖笑」。看清楚,這三間信貸評級機構是來自美國的,他們合共佔有全球信貸評級業務約90%的份額,間接說明美國是世界信貸評級的寡頭壟斷者,他們為什麼人和哪個國家服務,也呼之欲出!只是外資機構不憤沒有成功沽空港股和A股,現在要降一下評級,讓外資沽空者多一點勝算,也變得合情合理。我看見很多文章也列點了國際三大信貸評級機構的歷史,包括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前,美國絕大多數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評級都是最高級「AAA」,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前夕,他們仍然給予其「A」以上的評級。只怪中國沒有一個具代表性的主權評級,否則也可以學習美國,灑出同一個把戲。

此時此刻,你會發覺全球很多經濟及主權機構都充滿美國背景,由美國政府所操控的(包括MSCI公司)。2017年穆迪曾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到2019年中國還是好好的,至少未見經濟「硬著陸」出現。所以,惠譽穆迪降低香港主權評級,老實說,「I don't care!」。

標基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