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只是半個月左右的安樂工程(01977.HK)發出盈利預警,預告今年上半年盈利將會按年減少至少五成。上市公司發出盈利預警不足為奇,畢竟經濟環境和投資環境不斷轉變,但上市未滿月就「響警鐘」,難免令人對公司質素存疑,亦質疑上市保薦人和港交所的把關能力。正常情況下,新上市公司都「造靚盤數」,而且用盡方法確保上市後有一段合理時間業績不走樣,但安樂工程就完全不顧甚麼合理時間和合理表現,成功上市集資後,就馬上「變臉」。

根據公司解釋,盈警原因之一是去年收入基數高,去年上半年有一個著名項目卻認的大幅收益。簡單地說,就是去年業績過分亮麗,盈利超高,今年就回復平常表現。關鍵是,去年上半年表現「太好」不是今時今日才知道,根本在上市財務審查階段就已經「一目了然」,為何上市文件中未有詳細說明呢?上市公司盈利有升有跌很正常,不可能要求公司年年都飛天,但港交所按道理很在意新掛牌企業未來一兩年的表現預測,不希望出現「迅速走樣」的情況。若然市場不斷出現新上市公司「馬上見血」的情況,會損害港交所,乃至本港金融市場的聲譽。

可惜的是,香港金融市場近年的確不斷出現新上市公司業績迅速走樣的情況,只是今次安樂工程就快得恐怖。安樂工程是典型的股權高度集中股份,前25名股東合共持股91.1%。既然股權如此高度集中,迅速變臉又如何,反正股價很容易就受到操控,可以和公司表現完全無關。還記得安樂控股招股時,由於國際配售部分反應一般,竟然自動將散戶可獲分配股分增加一倍。自公司上市後,股價潛水的日子居多,而且是深潛,散戶們就真是「財散人安樂」了。

證監會幾乎每天都發出股權高度集中股份的警示,最近一星期就分別有偉業(01570.HK)、優品360(02360.HK)、嘉藝控股(01025.HK)、新城悅(01755.HK)等。此類股權集中,又市值不太多的小公司正正是最有潛質的殼股。回顧7月,有五間主板及一間創業版公司控股權易手,分別是中國烯谷、康大食品、開易控股、中民築友及ZIONCOM,大部分都是「聽都未聽過」的上市公司,部分更不是第一次賣殼了。其中,中國烯谷、康大食品、中民築友更是越賣越平,比上次的賣盤價低超過兩成。

本港股是充斥著越來越多所謂的殭屍股,等待內地買家入貨,成功脫手。對這些「小微」企業來說,根本上市的第一天就不是為了好好營運,也不希望股價衝天飛,因為衝得太高,殼價太貴,就賣不出。可恨的是,現在似乎越來越多此類公司敲鑼打鼓排隊上市。安樂控股是否其一,日後自有分解。

作者:麥穗 (股壇多拉A夢)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