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政策】世界各地有不少民眾為了改善生活而移民他國,移居外國成為很多人關注的議題。而受到過去幾年的疫情影響,各國都紛紛封關,而疫後國境重開後,大批移民湧入。

各國最新移民政策|影響有意移民的港人

移民雖然為一些國家提供大量勞動力,但過度湧入亦引起樓價租金走高的問題,因此多個港人的熱門移民國家如加拿大、英國、澳洲等,在24年開年持續調整移民政策,欲在未來數年壓低淨移民人數,強調「重質不重量」。此狀況也在影響有意移民的港人。

加拿大學生簽銳減 Stream A申請人被影響最大

根據加拿大移民局統計,截至2023年11月,申請加拿大學生簽證的香港人數量為6,311人,較2022年的8,740人減少27%。與此同時,除碩士和博士課程留學生的配偶外,包括本科及大學課程在內其他學習級別留學生的配偶,不再有資格申請開放式工作簽證。

筆者認爲,此新規對會極大程度的影響Stream A申請全家移民的人士,例如丈夫申請了文憑進修,其妻子將不能於當地工作,變相要一家人分隔兩地,因此也可能降低港人移民加拿大的意向。

加拿大將延長外國人購房禁令至2027年

加拿大在2023年1月1日起首度實施「外國人買房禁令」,除了加拿大公民及永久居民以外的外籍人士,其他人士禁止在加拿大購買房產。加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在4日發表聲明,宣布原先在2025年1月1日到期的「外國人買房禁令」,將再延長2年,至2027年1月1日為止。

筆者認爲,由於加拿大住房資源緊缺,加拿大通过減少留學生數量及延長「外國人買房禁令」的措施,来緩解住房危機,目前來看,移民加拿大已不再是港人讀書移民的最優選。

英國擬收緊入籍要求 連住5年變8年 未知會否影響BNO「5+1」

英國今年淨移居人數將破紀錄達到70萬,繼早前禁止部分留學生帶家人赴英後,內政部官員又考慮將申請入籍前的持續居留年期,由現行5年延長至8年,但報道未有明言有關方案是針對一般移民英國申請,還是包括向港人推出的BNO「5+1」政策。

與此同時,英國多次強調要減少移民人數,2023年12月4日宣布收緊移民政策,目標是在未來數年的移民人數削減30萬人。5招收緊移民政策,包括醫護不能再因持衛生與護理簽證而帶家屬赴英,申請技術工作簽證的年薪要求也大幅提高等;這些措施會在3月11日生效。

筆者表示,英國縮緊移民政策已成定勢,考慮移民英國的港人需降低期望,增加移民備選國家;笔者建议可通过「投資移民」的方式移民歐洲國家,希臘及馬耳他是近年来的最佳选择,因其移民门槛低、及获批速度快。

澳洲暫停一條快速移民通道 

自1月22日起,澳洲停止接受商業創新和投資移民計劃(BIIP,即188類別)的新申請,相當於少了一條快速移民澳洲的途徑。澳洲在2012年推出「商業創新和投資計劃」(BIIP),目的是吸引高淨值人士移民至澳洲,也被稱作「黃金簽證」(golden ticket),外國公民至少需要在批准的投資項目中投資500萬澳元,才可在澳洲停留長達5年時間。

料側重技術移民

這項簽證長期以來一直是富豪快速進入澳洲的途徑,成功申請的群體中,有超過85%來自中國。然而Grattan Institute在2022年9月的一份報告發現,它為澳洲政府提供的稅收收入微乎其微,而為新移民提供的服務甚至讓澳洲經濟損失慘重。
澳洲內政部長歐尼爾(Clare O'Neil)表示,「最近的變動是對澳洲「支離破碎」的移民系統進行改革的一環;多年來,這個簽證顯然沒有為我們國家和經濟帶來所需要的東西」。

據《澳洲人報》消息,澳洲政府計劃用擴大的技術工人簽證配額取代BIIP計劃,並指出從長遠來看,這將對澳洲的經濟更有利。澳洲政府表示,「要吸引數量相對較少的高素質移民來到澳洲,例如業績突出的企業家、重要投資者和全球研究人員」。

可考慮走技術移民的道路

大國持續縮緊移民政策,顯然對有意向移居的港人不友好。筆者建議,在政策收緊后,若有意移民大國的港人,可考慮走技術移民的道路。而部分港人若不確定自身是否符合各大國技術移民條件,建議咨詢專業移民顧問。
見各熱門移民大國收緊政策,有意移民的港人不需受挫,對於港人來説,選擇最合適的移民國家及移民計劃是很重要的,近年來,如希臘、馬耳他等歐洲國家的低門檻移民及其可觀的福利待遇,得到大量移民人士青睞,亦是理想的港人移民選擇!

更多海外樓市走勢及移民攻策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鄭天殷是著名移民專家,現任香港上市公司美聯集團屬下美聯移民部主管,累積逾10年移民辦理經驗,足跡遍布全球世界各地,曾成功幫助數千多個家庭移民海外。 精通各國移民法規,接受海外及香港多家媒體採訪報導,對移民政策及動向發佈記者會,為移民業界指標。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