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移民顧問美聯金融集團認為,香港政府於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政策為香港吸「人才」及「錢財」,是次政府政策能推動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表示,公司客戶均對重推「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簡稱:「投資移民」)反應正面,與新加坡「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相比,香港「投資移民」門檻更低,惟呼籲政府「一視同仁」,將「投資移民」同樣納入「先免後徵」的安排中,令整體「搶人才」的政策,在全球更具競爭力。

投資金額上香港具優勢

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鄭天殷表示,雖然是次政府重推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所需投資額定在3,000萬港元,較市場普遍預期的2,000萬高出5成,但仍屬於合理範圍。反觀香港主要對手新加坡,其「投資移民計劃」(「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要求資金高近1,000萬坡元(折合超過5,711萬港元),較香港高約90%,可見香港在投資金額這方面的優勢相當明顯。

新加坡對「投資移民」背景要求頗為嚴格

此外,目前新加坡政府對其「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投資移民申請者的背景要求頗為嚴格,而且亦有多項要求,例如要求申請人具備創業及經商經驗,而且亦需要其企業近1年及近3年的平均營業額,同樣超2億坡元(折合約11.59億港元),要達成以上要求可謂絕非易事,反觀香港並無類似硬性要求。

不排除更多新加坡「投資移民」計劃申請人轉投香港

另一方面,新加坡投資移民申請者獲得新加坡公民身份後,其第二代的男士需服兵役,故此不少新加坡投資移民申請人最終只會選擇永久居留身份,亦無法取得新加坡護照。反觀香港并無服兵役的強制要求;鄭天殷認為,香港特區可享免簽證進入近170個國家,令香港投資移民具更備吸引力,所以不排除會有更多新加坡「投資移民」計劃申請人會考慮轉為投資於香港。

料「投資移民」計劃可為香港引進近1,200億投資金額

鄭天殷指出,回顧2003年至2015年的12年內,「投資移民」共錄得35,262宗獲批個案,即每年平均約3,000人左右。雖然當時投資額相對較低,但現時富豪數目比當年多,加上計劃已停辦多年,市場已累積一定需求,因此,儘管香港「投資移民」所需投資額高於原先預期,但仍維持首年至少錄得4,000宗申請的預測,並料計劃可為香港引進近1,200億的投資金額。假如不是部分「高資產人士」選擇已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預期首年申請數字甚至可達8,000宗。

高才通不等於投資移民 

鄭天殷表示,港府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與「投資移民」,雖然同樣將目標定於吸納高收入人士,但兩者並不相同。首先,「高才通」計劃的優勢在於毋需大額投資,只需將相關收入進行報稅,買樓印花稅上即可以享受「先免後徵」;反觀「投資移民」的優勢在於無需在港有工作即可續簽,7年後定可拿到無條件逗留香港的簽證,同時轉換永居的要求相對也更籲投資移民申請人可同享「先免後徵」

呼籲政府將「投資移民」申請納入「先免後徵」

鄭天殷認為,現時香港「投資移民」的美中不足之處,在於申請人未納入其他「人才入境計劃」的「先免後徵」的行列當中。若比較新加坡與香港的買樓印花稅項,新加坡只向「投資移民」申請人徵收5%稅項;反觀香港要求申請人繳交15%稅款,故此呼籲政府將「投資移民」申請納入「先免後徵」的計劃中,進一步增加政策的吸引力。

政府應積極營造「投資者友善」氛圍

香港是一個交通、生活及教育配套等均相當完善之地,是亞洲航空樞紐;而且背靠祖國,兼備高鐵連接國內大小城市;香港教育水平一向在國際前列,故相信大部人申請人並非抱「坐移民監」的心態到港生活及發展。因此,即使政府落實連同仍在等候居住滿7年的「上一代」5,000名申請人,受惠人數亦不會多於1萬人,相比「人才入境計劃」多達40萬的合資格申請人有一大段距離,對於樓價的激化作用不會太大。反之,在全球各個國家或地方均致力「搶人才」的情況下,政府應積極營造「投資者友善」氛圍,盡力吸引更多高資產人士落戶香港。

75%客戶措施落實後有意來港置業

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經理朱恩賢表示,「施政報告」公布之後,美聯移民顧問透過公司微信群組,對旗下客戶進行問卷調查,獲得約198個回覆。調查發現,約58.3%受訪者認為,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先免後徵」的政策令自己受惠。此外,對於買樓印花稅「先免後徵」是否足以吸引外來人才來港置業,約75%的客戶持肯定態度,當中更有約60%近6個月有在港置業的打算,反映外來人士定居香港,均傾向在港置業。故此美聯移民呼籲政府將「先免後徵」擴展至「投資移民」項目的申請。

亞洲富翁人數領先於北美和歐洲

美聯金融集團營運及銷售發展董事梁柏基表示,根據《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統計,亞洲富翁人數領先於北美和歐洲,其中中國有969位坐擁十億美元(約78億港元)資產的企業家領先全球;至於美國則擁有691名排行第二,故香港作為背靠祖國的國際金融中心,應努力吸納更多來自國內富豪的投資。另外,綜合政府公布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資料及市場消息,梁柏基預期,「合資格」產品類別大致可分為幾類,包括保險類等,而這批產品當中,「存款證」類型產品的風險最低,但預期回報亦較少;至於債券等金融產品回報較為可觀,但同時風險亦相應增加。

「投資移民」計劃投資工具首推保險基金類產品

比較各大資本市場表現,當中混合基金不論長中短線,甚至在近數月大市下行期間,均跑贏各大資產市場,加上後續費用低、靈活性較高,對投資移民客戶來說有很大優勢。梁柏基認為,保險基金類型產品無論在回報及風險上都比較平衡,因此向來不乏境外士到港認購,相信大型保單是不少申請人的首選投資工具。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投資入門/投資展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