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香港醫護聯盟聯同護士學校校友會公布「護士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工作壓力」問卷調查結果。超過8成受訪護士出現偏頭痛及精神壓力徵狀,包括肩頸背痛及失眠等等。

疫情增加工作壓力 近7成受訪護士曾頭痛

新冠肺炎疫情下,前線醫護人員疲於奔命,盡心盡力照顧患者,面對沉重的工作壓力。香港醫護聯盟聯同護士學校校友會早前進行「護士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工作壓力」問卷調查,訪問234名護士,當中7成位於公立醫院工作。

調查結果顯示,87%受訪護士表示工作量有所增加,當中3成表示工作量增加一倍或以上。以1分為「極輕微」,10分為「極嚴重」評分,受訪護士感到的緊張、不安和壓力程度平均達到7分,響起壓力爆煲的警號。

逾8成護士出現精神壓力及偏頭痛等相關徵狀,當中包括:

  • 肩頸背痛(50%)
  • 感到煩躁或憤怒(44%)
  • 失眠或難以成眠(41%)
  • 偏頭痛(33%)
  • 胃痛及消化不良(26%)

偏頭痛嚴重病徵:影響體能活動及思考

有接近7成護士曾出現頭痛的情況,部分受訪者更出現偏頭痛嚴重病徵,包括:

  • 因頭痛而減少體能活動或影響思考(49%)
  • 頭痛通常持續多於4小時(21%)
  • 有頻密或劇烈的頭痛(13%)
  • 頭痛時通常感到嘔心(12%)
  • 頭痛期間感到畏光或畏聲(6%)

當出現以上病徵,4成受訪者會自行服用止痛藥;3成受訪者會停止活動及先休息,讓痛楚自行緩慢減退;只有10%受訪者會向西醫求診。

推算香港近百萬人患偏頭痛

中大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區頴芝表示,偏頭痛是全球常見疾病的第三位,全球患病率約15%,約有10億患者,而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至3倍,其中以35至39歲人士患病率最高。本港的偏頭痛患病率約12.5%,推算有近100萬港人患偏頭痛,發病年齡中位數為25歲。

偏頭痛發作原因

區頴芝醫生又指出,三叉神經血管系統受刺激下釋放神經傳導物質「降鈣素相關基因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會引起頭部血管擴張而造成頭痛,而偏頭痛的特徵是反覆發作、中等至嚴重程度的頭痛、維持數小時至數日、通常單側(但非必定)、搏動式頭痛、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亦會伴隨噁心嘔吐、畏光或怕吵。

偏頭痛發作4個階段

偏頭痛發作一般分4個階段,包括前驅期、預兆期、頭痛期和恢復期。

前驅期

  • 患者感到疲倦、憂鬱、忟憎、頸梗,以及會反覆打呵欠,並對光和聲音敏感

預兆期

  • 部分患者視力會受到干擾,例如看到閃光、散光、視力模糊或「之」字形線條,部分或會感到嘴部周圍或手臂麻木刺痛、說話困難,甚至手臂、小腿軟弱無力

頭痛期

  • 預兆期隨後就是頭痛期

恢復期

  • 頭痛結束後的恢復期,患者仍會感到疲倦、難以集中注意力、和情緒低落

由此可見,無論哪個階段,偏頭痛均會給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的痛苦,以至影響生活、社交和工作。

偏頭痛成因估計與遺傳及環境有關

至今偏頭痛的成因尚未有確切結論,估計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結合造成,其中包括:

  • 經期
  • 壓力
  • 睡眠過多或不足
  • 暴露在強光下
  • 強烈的氣味
  • 天氣變化
  • 脫水等等

部分食物亦可能誘發偏頭痛,例如:

  • 芝士
  • 酒精
  • 巧克力
  • 味精
  • 加工醃製食品

根據台灣一項研究,相比一般職業,醫護人員患偏頭痛的風險較高。

逢打風落雨身體舊患復發!關節痛、消化不良都可能是「氣象病」台灣專家教你4招舒緩

都市病「數碼癡呆症」10個常見行為!用手機影低想記下的東西都係病徵

急性舒緩藥及預防性藥物治療

治療偏頭痛可用急性舒緩藥(止痛藥)和預防性藥物,前者有撲熱息痛(Paracetamol)、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鴉片類藥物(Opioids)、麥角胺(Ergotamine)和曲坦類藥物(Triptan),有機會出現過度使用藥物頭痛(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MOH),引致惡性循環。

區醫生續稱,若偏頭痛影響生活質素、每月發作次數頻密、急性治療的效用有限,以及有過度使用急性治療的風險或因副作用而無法適應的患者,則最好使用預防性藥物,以減少偏頭痛的發生頻率、嚴重度、和持續時間。一般在3個月治療後,一半患者的頭痛發作頻率可下降50%。

傳統預防偏頭痛藥物包括,乙型阻斷劑(Beta-blocker),抗憂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鈣離子阻斷劑(Calcium-channel blocker),抗癲癇劑(Antiepileptic drug)。肉毒杆菌(Botulinum Toxin)。不過,區醫生指這些偏頭痛傳統預防性藥物的依從性通常很低,多數因為患者覺得效力不大及副作用較多。

新一代預防性藥物抗CGRP單株抗體

醫學界針對偏頭痛發病機制而研發的新一代預防性藥物抗CGRP單株抗體(Anti-CGRP monoclonal antibody),只須一個月或三個月一次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副作用較少,而且經過5年臨床試驗,證實有效降低每月平均偏頭痛發作日數,較能被患者認同,提高藥物依從性,真正做到預防勝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