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強積金研究機構數據,5月強積金成員人均獲利逾萬元。全球金融市場同月顯著反彈,推動香港強積金市場逆勢增長。港股自4月下跌後逐步收復失地,6月9日重返24,000點,市場氣氛樂觀;美股與港股表現各異,引發投資中港股市或美股的抉擇疑問。

DeepSeek橫空出世領跑中港AI股

年初強積金強勢反彈,究竟受惠於哪個市場?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劉子安直指功勞最大無疑是中港股市:「今年中港股市表現強勁,至2月底,恒生指數升幅已逾14%。不同於過往受政策預期牽動,此輪行情由人工智能產業催化。DeepSeek推出的低成本高效模型R1彰顯中國AI科技實力及市場韌性,推動科技股價值獲得重估。港股的中國科技巨頭在AI應用領域(如雲計算及數據中心)頗具優勢,因此受益最大。2025年 1至2月期間,南向資金淨流入逾2,700億港元,正面反映市場認同。」

BCT投資總監陳嘉鴻解釋,DeepSeek R1的出現扭轉了內地AI板塊生態:「DeepSeek R1降低了各行人士使用人工智慧的門檻,顯著提高了任務效率,令內地許多上市公司受惠,從而提振投資者對中資科技股未來發展的信心,帶動港股AI版塊大升,曾一度推動恆指升至約24,300以上。」

特朗普成美股陰霾

相反美股方面,陳嘉鴻表示,雖然特朗普於2025年1月下旬回朝後,標指一度破頂,但在特朗普宣布「解放日 」關稅時,美股三大指數曾一度大幅下跌並低於200 天移動平均線。2025年上半年美股表現不僅遠遜歐洲、亞太、尤其是香港市場,甚至跑輸民主黨前兩屆總統任內同期走勢。」

劉子安指出:「美股表現相對落後的原因,包括經濟數據疲弱、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通脹預期上升、AI算力需求質疑等,令資金轉向傳統價值股(如道瓊斯指數成分股),顯示市場偏好轉換。儘管如此,美國經濟未現結構性問題,價值股的韌性表明整體穩定性猶存。」

股票市場最怕不確定性

陳嘉鴻認為特朗普是美股前景的陰霾:「股票市場最怕不確定性——繼中國、墨西哥及加拿大後,特朗普於4月正式對多國實行『對等關稅』。縱使6月美國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消費者預計未來1年通脹略低於5月份的近期峰值,但仍然達到5.1%,即上調關稅或將引發當地通脹再次加速。6月世界銀行進一步下調了近70%經濟體的增長預期。美國今年經濟增長下修為僅1.4%,較上次預測下調0.9個百分點。眼下聯儲局表示不急於減息,市場對美國經濟可能出現滯脹、貿易政策以及對美國預算赤字與借貸規模擴大的不安等風險因素定價仍相對不足,短期內美股回調壓力仍存在。」

中美政策如何影響中港AI股?

中港AI股今年能否持續強勢,可留意港股行情的持續性指標,如南向資金動能、外資參與度及兩會政策。「中國AI的成敗關鍵在於科技巨頭能否啟動資本支出週期,進而提升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DeepSeek若能成功推動AI應用領域商業化,將進一步強化港股科技板塊的長期潛力。」劉子安強調。

陳嘉鴻提醒投資者,美國政策對中國AI發展構成威脅:「若美國實施晶片出口限制,將打擊DeepSeek發展,因當前中國大陸的人工智慧模型仍然非常依賴美國輝達AI晶片。此外,『中美貿易戰2.0』打響,美國首次將香港列入對華貿易戰目標,如果中國進口美國商品的最終關稅確實為55%,將增加中港企業盈利下行風險。」

兩手準備 還看中港股票類別基金

分散投資是應對風險的金科玉律。《強積金當家作主》作者譚志強表示,如果2025年希望延續進取投資策略,可考慮進取型基金,其中大部分是不同區域股票投資組合,分為不同地區市場的股票基金,或股票基金市場追蹤系列等,「根據現時環境分析,其中多數市盈率比較高,中國及香港市場暫時市盈率偏低,所以中港股票類別基金好大機會比其他基金更具優勢!」譚志強教路。

陳嘉鴻總結:「我們建議投資者下半年避免對個別市場過分集中。如持有大量美股類別基金,可適當分散資金到其他市場;並增加非美國資產配置,同時,可以增加短期債券的配置,以對沖近期全球債券市場的劇烈波動。中港股票類別基金則可繼續持有,但需要特別關注國際資金流向以及中美貿易對香港和中國股市的長期影響。透過多元化投資策略能有效減少波動,應對短期不確定性,有效實現長期退休目標。」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