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美聯物業表示,關稅戰陰霾漸散,第二季樓市趨復甦,2023年首季後首現「租價齊升」。展望第三季,租金料創歷史新高,或4年內首現連續兩季「租價齊升」。資金料湧入樓市。盤點10個有望「跑贏大市」屋苑。
美聯物業:香港樓市第三季有機會延續「租價齊升」
隨着中美關稅戰對樓市的影響逐漸消退,2025年次季樓市展現「穩中向好」局面。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今年第二季整體樓市靠穩,預期無論一手及二手交投、樓價及租金的表現均同步上升,是為自2023年首季後,再次出現「租價齊升」的情況。隨著第三季步入租務旺季,內地學生及高才專才帶來住屋需求,配合低息環境等,樓市表現有望「更上層樓」。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預期,第三季有機會延續「租價齊升」的情況,租金料上升約3%,突破歷史高位,而樓價則續升約2%,屆時或4年內首現連續兩季「租價齊升」的情況。與此同時,低息環境加劇「供平過租」現象,估計樓齡較新或鄰近大學的屋苑租務需求將持續升溫,來港升學人數與日俱增,預料該批屋苑租金表現可望跑贏大市。
第二季樓市恢復穩中向上:一手交投創6年季度新高
劉嘉輝表示,回顧今年第二季的樓市表現,關稅戰陰霾漸散,價量皆逐步靠穩。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及市場資料,今年第二季一手住宅成交量將錄約4,800宗,較首季的4,397宗增加約9.2%,屆時將創下6年來季度新高;期內二手市場同樣活躍,成交量料錄得約1.17萬宗,較第一季約10,356宗增長約13%,亦將創出近9季高位。
租金接近歷史高位
租金市場表現突出,受惠於內地學生為新學年提前來港租樓,以及外來專才高才等持續湧港,租務需求顯著增加。根據美聯「租金走勢圖」,5月以實用面積計算的私人住宅平均呎租約38.1元,較第1季約37.87元升約0.61%,並已創近6年新高。樓價方面出現企穩回升跡象,「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26.49點(截至6月16日止),較第1季微升約0.05%,是為自2023年首季以來,近9季首現「租價齊升」的情況,或反映樓價已走出谷底,未來有望進一步上揚。
第二季樓市回顧
次季租金創6年新高 第三季或挑戰歷史新高
劉嘉輝指出,租金走勢凌厲,5月份美聯「租金走勢圖」較2019年7月時錄得38.33元的歷史高位僅相差約0.6%。部分地區主要屋苑的租金更已超越2019年7月的水平,當中部分新晉地區及新晉屋苑升幅尤其顯著。例如啟德區的啟德1號今年5月份平均實用呎租約48.5元,較2019年7月時高約37.4%;天寰及龍譽的最新呎租亦分別較當時升約30.8%及約30%。其他地區方面,位於東涌的東環及映灣園,5月平均實用呎租分別較2019年7月高出約24%及15.2%,主要受惠於疫情後,航空業復甦帶動的租賃需求。
部分主要新晉屋苑租金表現
學生租務需求是租金上升主要動力
來港升學人數持續增加,帶來新的租務需求,是租金上升的主要動力。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打造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來港學生數目持續上升。2024年獲批來港學生簽證數字約7.45萬人,較2020年時約3.53萬人大幅增長約1.1倍,在大學學生宿位供應緊張下,勢必帶動樓市租賃需求。
與此同時,香港政府自本學年起放寬8間資助大學非本地生招生限額,由佔本地學額的20%增至40%。實際上,2024/25學年非本地學生人數增加至17,161人,較上學年增長2,405人或約16.3%,佔本地學額比例由19.9%循序漸進地升至23.2%。
將進一步增加非本地學生的租務需求
展望2025/26學年,除8間資助大學非本地生人數會逐步增加之外,政府亦將放寬6間自資院校的非本地學生招生限制,限額獲由10%及20%放寬至上限40%,將進一步增加非本地學生的租務需求。假設日後非本地學生比例逐漸增至40%的上限,推算屆時8大院校及6間自資院校非本地生人數,將較現時分別新增約1.2萬人及約7,000人,對租務市場形成強勁支持。
劉嘉輝指出,值得留意的是,每年第三季屬傳統租務旺季。以美聯物業促成的住宅租務及買賣個案作計算,美聯住宅租售比率(即美聯物業促成的住宅租務佔住宅租務及買賣的比率)每年第三季比率往往為四季之中最高,即意味該季租務相當暢旺。相信在內地生及專才來港之下,今年第三季租務依然熾熱,甚至有機會超越去年同期約7成半的水平,有利租金進一步向上。
每季美聯住宅租售比率
最受內地租客歡迎的首5位地區
與此同時,以美聯集團促成的租務成交計算,參考去年第三季最受內地租客(以姓名的英文拼音鑒別)歡迎的地區,首5位分別為將軍澳、中西區、沙田、屯門、大埔豪宅/白石角,均是毗鄰大學一帶的地區,反映於暑期租務旺季這些地區的租務需求將升溫。隨著內地租客佔比與日俱增,區內屋苑於今年第三季的租金有機會跑贏大市。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9月重啟減息
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指出,除了租金續升,第三季樓價亦有望延續升勢,錄得約2%的升幅,主要原因是低息環境的持續。儘管近期關稅戰持續,美國對多國徵收關稅,但亦未有推高物價,美國5月CPI數據低於市場預期。通脹壓力減輕,為美國聯儲局在減息的政策上提供更大靈活性。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於9月重啟減息,並於年底前減息2次。此舉料將刺激全球資金流動性,增強本港樓股市場的吸引力,為香港樓市注入正面動力。
資金持續流入 銀行體系「水浸」
岑頌謙強調,即使美國未來不減息,又或只減息一次,其實本港的銀行拆息已經回落至極低的水平。低息的原因是資金持續流入,銀行體系「水浸」。根據金管局資料,銀行總結餘增至超過1,700億港元,導致銀行同業拆息(HIBOR)顯著回落,1個月HIBOR一度跌至約0.52厘的低位,並持續在低位徘徊。低息環境除了降低供樓人士的按揭負擔之外,亦吸引資金流入不同的投資板塊,為樓市注入新動力。
減息有效刺激樓市交投
岑頌謙指出,歷史數據顯示,連同今次在內,過去25年內曾有5次實際按揭息率出現急跌,均帶動樓市成交量顯著上升。例如,在2001年第一季至2002年第二季期間,期內「經絡按揭息率指數」(MMI)由7.25%大降至2.63%,樓市成交量按季增長約8.8%,按年則升約19.5%;又例如2007年第四季至2008年第二季,MMI由4.58%減少至2.46%,期內每季交投平均按季微跌約2%,但按年交投則大幅增加約38.6%。類似按息急跌情況亦見於2009年第一季至2010年第一季,以及2020年第二季至第四季期間,兩個時期的MMI同樣下降,當時樓市按季及按年交投量同樣出現明顯增長,充分反映減息有效刺激樓市交投,對整體樓市走勢相當利好。
2001年至2020年出現按揭息率急跌的情況及交投表現
預期下半年減息效應進一步發酵
岑頌謙估計今輪減息潮自2024年第4季展開,MMI由4.13%跌至最新5月份的2.8%,大減1.33厘,而最新H按實際息率更已降至不足2厘,預期下半年減息效應進一步發酵,今次減息潮將帶動樓市轉趨活躍,而估計每季成交量變化,亦與過去息口急跌時相若,估計第三季整體成交量有望達1.7萬宗,按季增加約3.1%,按年則大幅上升約52.6%,反映減息帶動需求,買家積極入市,有助提振樓市以及樓價表現。
料第三季延續「租價齊升」
岑頌謙又指出,豪宅的表現一向與資金的流向息息相關,當資金流動性增加,豪宅交投往往出現顯著回升。近期豪宅的交投已見上揚,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及市場消息,5月逾5,000萬元一手豪宅成交量攀升至40宗,按月大升約73.9%,創半年新高。踏入6月份,豪宅新盤承接力持續,首17日錄得19宗逾5,000萬元一手成交,連同4月及5月一併合計,即次季迄今(截至6月17日)共錄82宗,比起首季64宗增加接近3成。
推薦值得入市的熱門屋苑
此外,低息環境令「供平過租」現象加劇,吸引用家及投資者加速入市,當中部分「供平過租」幅度較大,兼且是位處留學生熱門租住區域的屋苑尤其值得留意,包括大圍金獅花園、位於沙田的花園城、河畔花園與沙田第一城、馬鞍山薈朗、大埔新峰花園、薄扶林置富花園、屯門疊茵庭,以及將軍澳的新寶城及南豐廣場等,以上屋苑「供平過租」的幅度超過兩成半至近四成,加上位於毗鄰大學一帶,租金有望看好,是投資自住皆宜的選擇,估計表現可望跑贏大市。
「供平過租」幅度較大的屋苑
第三季樓價有望回升約2%
岑頌謙總結,第三季為傳統租務旺季,在內地生及專才來港之下,季內租金料上升約3%,將突破歷史高位。樓價方面,隨著中美關稅戰影響力減弱,加上資金流入,2025年上半年樓價僅跌約1.3%,以半年跌市計的跌幅為紀錄次低,可見樓價已趨穩定。在眾多利好因素下,相信第三季樓價有望回升約2%,雖然升幅輕微,但是如果實現,將是自2021年第二及第三季後,四年來首次出現連續兩季「租價齊升」的情況(見圖三)。假若外圍環境及地緣政治未有急劇轉差,估計第三季整體住宅成交量有望達1.7萬宗,按季增加約3.1%,按年則大幅上升約52.6%。
每季「美聯樓價指數」及美聯「租金走勢圖」變化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