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理基金發表最新投資觀點《反復拉鋸,更加均衡》,認為外部環境依然高度不確定,反復拉鋸誘發短期經濟壓力,組合配置更加均衡,更披露心水板塊,詳情如下。
惠理基金宏觀看法:外部環境依然高度不確定
美國在過去一個月的貿易政策延續了“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特點:一方面持續對中國、歐盟等國家施加更高關稅的威脅,另一方面又不斷推遲實質性談判。另外,中美最高領導人的會談有助於緩和貿易緊張局勢,然而雙方訴求存在較大分歧,預計貿易戰將進入反覆拉鋸的階段。這種反覆博弈將導致外部環境持續動蕩不安。
未來展望:經濟短期放緩、中期改善的趨勢仍在延續
受貿易戰影響,4月經濟數據整體表現偏弱。除出口(同比增長8.1%)和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因企業提前備貨而超出預期外,其餘主要經濟指標均不及預期。展望未來,經濟預計將繼續受壓。首先,5月製造業PMI仍處於收縮區間,服務業PMI也低於過去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其次,4月信貸數據顯示,企業和居民的信貸需求在不穩定環境下明顯下滑。此外,近期地產銷售環比走弱,以及新能源車價格戰的加劇,反映出當前供給過剩的局面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政策層面的遲緩也意味着短期內經濟缺乏有效催化因素。
不過,相較去年同期,政策積累已初見成效,地產和地方債務的系統性風險基本解除。同時,政策工具儲備充足,有能力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和內部需求疲軟的挑戰。值得注意的是,供應過剩和企業盈利惡化的趨勢正在逐步改善。例如,全A股上市公司的投資強度正在下降,自由現金流(FCFF)開始逐步回升。
短期經濟放緩、估值合理,市場預計將維持震盪格局
當前內需不足、外需波動以及供給過剩的宏觀格局尚未根本改變,而市場估值已接近過去十年平均水平,處於相對合理區間。在預期變化有限的背景下,市場短期內或將維持震蕩走勢。中長期來看,經濟改善趨勢不變,市場有望延續上行態勢。地產和地方債務等下行風險已得到較好控制,產業發展持續推進,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企業盈利也開始回暖。惠理基金對市場中期走勢保持樂觀態度。
反復拉鋸誘發短期經濟壓力,組合配置更加均衡
短期經濟預計放緩,而市場估值水平較為合理,惠理基金強調更加均衡的配置以應對短期的放緩壓力。在行業具體選擇上:
- 持續穩定的現金回報將是經濟進入中快速發展階段后更加重要的指標,一些行業進入成熟期,格局穩定,競爭力強,能夠帶來穩定現金流和股息支出,惠理基金關注通信,金融,公用事業等行業的高股息公司。
- 政策有望加碼,AI商業化並未停滯,互聯網板塊持續關注。同時逐漸企穩的經濟,需求逐漸恢復,部分消費子行業值得期待。
- 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優勢正在鞏固,另一方面,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惠理基金看好高端製造和硬科技相關指標。
- 中國醫療政策的逆風影響正在降低,而產業競爭力在全球市場中不斷增強,惠理基金積極把握生物製藥的增長機會。
- 地產預計“止跌回穩”,惠理基金積極參與地產及其產業鏈等板塊的困境逆轉。
- 對供應面的限制加強和成本優勢使得化工,原材料等行業盈利前景持續改善,惠理基金積極參與。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