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結業潮蔓延,租客最想業主減租,老樓認識多間餐飲業老闆說,「不單是北上消費潮,而是香港開店成本太貴,想做都沒有資金流,白蝕幾年」,老闆指這一波慘過疫情時,人為因素多。

食肆結業潮持續

食肆結業潮持續,繼上月海皇粥店全線結業,連鎖餐飲集團景樂近日亦傳出結業,多名員工到勞工處求助。今年1至4月,破欠基金批出376宗涉及餐飲服務活動行業的申請,較去年同期升4.4%;發放特惠款項金額為1,580萬元,較去年同期升8.2%;平均每宗獲批申請發放42,139元,較去年同期升3.7%。

經營成本上升了三成 營業額郤跌了兩成

日前去了多間相熟食肆開餐,同店老闆和員工多次向老樓表示生意難做,其中一間香港較為着名的連鎖店負責人更說,「慘過疫情時,那時仍有外賣補貼,宜家經營成本上升了三成,營業額郤跌了兩成,同業叫苦連天。」

港人疫後習慣外遊消費,加上經濟下行,飲食上的消費力亦減弱15%,對業界造成很大困擾,部分集團或為止蝕而選擇結業。

港人疫後消費者模式改變

業界留意政府下半年引入及舉辦的盛事活動能否振興本地經濟,希望政府多吸引高端旅客,並推出活動帶動市民留港消費。這點對大型餐飲業幫助料不大,來港消費者模式改變,改去特色地方打卡和地道小食,業界說沒有高端消費者料生意額續下滑,並預告多間大型餐飲也有倒閉的先兆。

飲食業持續寒客季節

內地消費也不好了好多,老樓經常穿梭中港之間,除了高級食店也透過優惠吸客外,也鮮有同大型平台合作提供團購餐飲券,而且出現因早年過高開張出現新一輪倒閉潮,意味兩地經濟復甦前,飲食業持續寒客季節。

料舖價將呈骨牌式下滑 差過2003年沙士

最近不少商舖投資者出現連環蝕讓潮,也不足為期,其實舖位租值在疫情潮已經下跌,以前單靠租金回報來支持售價的價值投資已失去了光環,不蝕讓才怪,有商舖投資者更坦言,「估錯市,原本想通關後香港零售業可以反彈,結果不升反大跌,要為錯誤決定買單,接下來北上潮會大大影響民生店,因內地團購熱潮未過,對小戶更加艱難,料舖價將呈骨牌式下滑,情況仲差過2003年沙士。」

作者簡介:劉兆昌為資深地產傳媒人,自1988年起投身地產傳媒採訪工作,見證香港樓市大時代三十年變化,曾任多間傳媒機構地產版主管,為香港傳媒界第一代地產版從業員,並曾於2010年出版首本買樓入門書。目前為自由創作人,中港兩邊走。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