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地產代理十大屋苑成交,在今個周末均報捷。中原地產及美聯物業均錄得15宗買賣成交,創下26周半年新高;利嘉閣地產錄11宗成交,按周回升83%;香港置業則有8宗成交,按周倍升創3周高。

美聯物業:錄15宗成交創26周新高

美聯物業表示,受眾多利好因素引發,購買力持續湧入,樓市交投更見活躍。剛過去周末二手指標屋苑,無論租賃及買賣的睇樓量仍然高企。根據美聯物業分行統計,本周末(6月7日至8日),10大藍籌屋苑錄得約15宗買賣成交,按周升25%,連升兩週,連續兩周保持雙位數水平,更創出26周的新高。若以15大屋苑計算,周末錄得18宗成交,按周升20%。

根據美聯物業十大指標屋苑成交量分佈統計,剛過去周末港島區三個指標屋苑,包括太古城、康怡花園及海怡半島錄得5宗成交,按周升66.7%。九龍區四個指標屋苑,包括麗港城、黃埔花園、新都城及美孚新邨則僅錄得2宗成交,較上周減少1宗或跌33.3%。新界區三個指標屋苑,包括映灣園、沙田第一城及嘉湖山莊,則錄得約8宗成交,按周增加2宗或33.3%。

布少明:香港樓市中長線前景仍然樂觀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認為,5月以來資金持續湧入,二交投已呈現升勢;另一方面,隨着租賃旺季來臨,市場出現「租買相爭」的情況,租客與買家一同出動「搶盤」,二手成交持續上升。只要外圍經濟環境保持穩定,在資金充裕及剛需強勁的雙重支持下,香港樓市中長線前景仍然樂觀。此外,隨着新盤市場持續熾熱,二手市場將受惠熱烈氣氛,預期6月整體樓市將呈現「量升價穩」格局。布少明又指出,購買力消化大量優質盤源,現存可售單位議價空間明顯收窄,由於「筍盤」渴市,個別業主採取「封盤待漲」策略,買家需做好心理準備,優質單位或需接受合理追價幅度。

中原地產:15宗成交創26周半年新高

中原地產十大屋苑本周末錄得15宗成交,數字連升3周,並創26周半年新高,零成交屋苑減至3個。港島區方面,太古城本周末錄得3宗交投,本月交投量暫增至5宗,平均實用呎價12709元。海怡半島本周末錄得2宗成交,與上周末一樣。九龍區方面,新都城本周末錄得2宗成交,交投較上周末0宗明顯加快。新界區方面,映灣園本周末錄得2宗成交,較上周末少1宗。

陳永傑:市場憧憬美國本月有機會減息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本周末一、二手交投皆旺,可謂雙線發展,全因市場利好樓市消息相繼出現,如中美關稅問題緩和,加上拆息持續回落,供樓的利息開支即時降低,吸引觀望多時的用家加快入市步伐,睇樓氣氛積極,而且市場憧憬美國本月有機會減息,進一步吸引買家買樓保值以對抗貨幣貶值,料交投持續暢旺。

利嘉閣地產:11宗成交按周回升83%

綜合利嘉閣地產分行網絡數據,在過去的周末(6月7至6月8日)十大指標屋苑錄11宗二手成交,較對上一個周末(5月31至6月1日)的6宗按周回升83%或5宗。

過去兩天的十大指標屋苑中,若以區域劃分,新界區表現最好,周六日錄得6宗成交,而港島區及九龍區則各錄得3宗和2宗交投;若以屋苑劃分,太古城及嘉湖山莊各以3宗買賣雙雙居首,沙田第一城錄得2宗成交,而麗港城、新都城及映灣園各錄1宗成交,其餘四個屋苑於周六日未聞交投。

廖偉強:減息趨勢確實存在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美國聯儲局在本月19日議息會議仍存有減息的機會,加上本港銀行拆息回落,帶動按揭息口同步下跌,刺激投資者及用家入市意欲上升。

廖偉強指出,市場對聯儲局會否在本月議息會議宣布減息仍存觀望態度,但減息趨勢確實存在,而發展商有見按揭息口下跌吸引買家入市,因此加速推售新盤,吸納市場部份購買力,加上二手業主有見息口回落,供款壓力下降,對物業售價取態較企硬,兩者亦影響十大屋苑二手成交量。不過,廖氏認為十大屋苑成交量錄得上升,整體氣氛良好。

香港置業:8宗成交按周倍升創3周高

根據香港置業旗下分行統計,港、九及新界十大二手指標藍籌屋苑於本周末(6月7日至8日)共錄得約8宗成交,較上周末約4宗大升1倍。在十大屋苑中,以沙田第一城錄得4宗最多,其次是太古城的2宗,西九龍四小龍及港灣豪庭則各錄得1宗買賣成交。

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指出,隨著國際資金持續流入香港市場,銀行體系結餘充裕推動息口停留低位,加上中美領導人近期通話緩解市場緊張情緒。多重利好因素刺激下,香港樓市迎來強勁開局。六月首周末二手十大指標屋苑成交量按周激增1倍,或預示六月將呈現「一二手齊旺」的格局。

王品弟:把握低息環境下的置業窗口期

王品弟表示,當前樓市呈現多個關鍵支撐點,首先市場流動性充沛,香港銀行隔夜拆息一度逼近「零」,反映市場「水浸」狀態持續。與此同時,外部不確定性降低,中美元首通話釋放貿易戰緩和信號,恒指單週揚500點,帶動置業剛需釋放,新盤熱銷刺激購買力外流至二手市場,形成良性循環。

王品弟預測,若中美貿易關係緩和,配合發展商積極推盤策略,一手市場將持續熾熱,從而帶動二手市場成交,高質或減價的「筍盤」將成為資金主要承接對象。建議買家密切關注美國聯儲局利率政策走向及本港銀行按揭策略調整,把握低息環境下的置業窗口期。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