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物業表示,承接上月一手旺勢,6月份亦有多個新盤部署接力登場,不過仍不乏買家趁勢在二手物色筍盤,而且低息環境及供平過租現象亦加快買家入市步伐。據美聯物業分行統計,本週末(6月7日至7日),15個指標屋苑預約睇樓量錄得約506組,較上週末約496組,按週回升約2%,反映市場購買力持續釋放。
美聯物業布少明:供平過租現象將帶動轉租為買增加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新盤接力推售,週末新界區新盤UNI Residence次輪推售,而位於港島南岸的滶晨早前推出首張價單,並於本週末開始收票,項目訂價為同區新低,反映發展商採取「先求量後求價」策略,料有助刺激更多市場購買力釋放。儘管新盤搶去不少二手客源,但一手氣氛亦有助帶動買家入市意欲,並在二手市場物色筍盤單位,故本週末二手指標屋苑預約睇樓量亦較上週末有所回升。受惠資金湧現及拆息下跌,供平過租現象將帶動轉租為買增加,故6月份整體樓市交投表現仍有望保持5月旺勢。
港島區週末預約睇樓量按週微升約1.5%
5月一手市場熱鬧,而6月份亦有多個新盤應市,其中港島區黃竹坑站新盤亦公佈首張價單,刺激購買力釋放,帶動本週末港島區4個指標屋苑預約睇樓量亦按週輕微上升約1.5%至約134組水平。美聯物業太古城金星閣分行高級區域營業董事施衍銘表示,太古城6月份亦已「開齋」錄得買賣,受惠資金流入樓市,二手氣氛向好,故本週末太古城預約睇樓量亦見有所回升,並錄得約50組水平。美聯物業南區屋苑豪宅組貝沙灣旗艦店分行助理營業董事葉志偉表示,港島南岸傲晨公佈首張價單後,由於訂價吸引,搶佔市場焦點,並開放示範單位,導致海怡半島本週末的預約睇樓量亦按週有所回落,預期受到新盤推售,區內二手仍會横行。
九龍區週末預約睇樓量按週升約2.7%
近期一手交投氣氛暢旺,在「供平過租」成大勢下,帶動九龍區二手睇樓量穩步上揚。九龍區7個指標屋苑本週末預約睇樓量暫錄約230組,較上週末224組升約2.7%。美聯物業美孚三期分行區域聯席董事邱漢榮表示,近期新盤交投持續活躍帶旺市場氣氛,一眾向隅客對二手市場優質盤源同樣關注,配合部分業主願意擴大議價空間,不乏租客及長線投資者入市。美孚新邨本週睇樓活動保持活躍,暫錄約105組,按週升約2.9%。美聯物業藍田匯景廣場分行助理聯席董事曾偉堯表示,受多個新盤以低價策略搶佔市場影響,部分二手屋苑睇樓活動難免受到分流。匯景花園本週末預約睇樓量暫錄約23組,按週略減約4.2%。
新界區預約睇樓量按週微升1.4%
新盤市場百花齊放,加上利好樓市的氣氛持續蔓延,即使本週有新盤進行次輪銷售,亦未減二手買家於區內覓盤意欲,帶動本週末新界區4個指標屋苑預約睇樓量,較上週末微升約1.4%,錄得約142組。美聯物業天水圍首席區域營業董事黃國良表示,區內筍盤迅速被市場消化,但買家入市意欲強勁,加上利好消息蔓延,故嘉湖山莊本週末的睇樓量維持50組水平,按週持平。美聯物業粉嶺-雲向名都分行助理營業董事蔣曜名表示,一手市場造好,帶動整體市場回暖,牽晴間預約睇樓量保持平穩,本週末屋苑預約睇樓量暫錄約14組,按週增約7.7%。
15大屋苑預約睇樓量比較
本週六、日 |
上週六、日 |
實用面積平均 |
||
(7/6/2025- |
(31/5/2025- |
週六、日預約睇樓量 |
成交呎價 |
|
預約睇樓量 |
預約睇樓量 |
與前週末比較變化% |
約(元) |
|
太古城 |
50 |
47 |
6.4% |
12845 |
海怡半島 |
32 |
35 |
-8.6% |
13500 |
康怡花園 |
32 |
30 |
6.7% |
12200 |
藍灣半島 |
20 |
20 |
0.0% |
12900 |
香港區總計 |
134 |
132 |
1.5% |
|
匯景花園 |
23 |
24 |
-4.2% |
11300 |
麗港城 |
25 |
25 |
0.0% |
10650 |
德福花園 |
14 |
13 |
7.7% |
10200 |
黃埔花園 |
37 |
36 |
2.8% |
12350 |
維港灣 |
5 |
6 |
-16.7% |
16,556 |
美孚新邨 |
105 |
102 |
2.9% |
9754 |
新都城 |
21 |
18 |
16.7% |
12571 |
九龍區總計 |
230 |
224 |
2.7% |
|
沙田第一城 |
60 |
60 |
0.0% |
12,549 |
映灣園 |
18 |
17 |
5.9% |
9,716 |
嘉湖山莊 |
50 |
50 |
0.0% |
7,905 |
牽晴間 |
14 |
13 |
7.7% |
10,550 |
新界區總計 |
142 |
140 |
1.4% |
|
總數 |
506 |
496 |
2.0% |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