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對沖是趨勢或是退潮?巴克萊研究團隊發表外匯及新興市場宏觀策略季度展望,預計歐元/美元對沖將持續,美元兌港元匯率將下跌,詳情如下。

巴克萊:歐元/美元對沖將持續

相對於4月預期尾部風險,實際情况較為平靜。美國經濟保持韌性,財政政策風險有所緩和,「沽空美元」的資金流並無異常,而貿易前置效應正在減輕關稅影響。近期,油價上漲推動美元兌亞洲貨幣走强。然而,美元兌歐元仍維持疲弱,對沖資金流成為一大主要推動因素。

美元資金外流並非異常情况,也沒有觀察到因巨額貿易逆差而導致的資金斷流情况。同樣,無論是緊縮性還是極度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衝擊均未出現。原本被認為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從最初支持美元變成美元的阻力。「大而美法案」中相對次要的條款(如第899條)再次引起市場關注,而且同樣對美元構成利空。

沒有「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

在不出售基礎資産的情况下對沖美元風險這一策略,長遠來看難以成立。更何况那些持有大規模美元資産的國家,其本幣流動性或國內市場往往難以承接大規模的資金回流。

重要的是,對沖比率歷來對對沖成本極為敏感。市場人士具有前瞻性,因此市場可能正在預期特朗普政府的寬鬆貨幣和財政政策將導致實際利率大幅下降(以及美元走弱)。在此情况下,對沖成本下降的預期的確可能加速美元拋售潮。美國5月通脹數據疲弱(以及隨之而來的聯儲局寬鬆政策預期)引發的非綫性市場反應,剛好證明這一點。

歐元兌美元匯率突破1.20的風險存在

巴克萊的模型顯示,部分可能出現的宏觀經濟情形或會令歐元兌美元匯率升至1.20或更高水平。然而,無論投資者是押注美國利率走低令對沖成本下降,或是預期美國將通過匯率貶值調節近期的國際投資佈局失衡,或是在「公允價值」之上停止對沖,當匯率到達1.20或更高時,追漲操作的風險報酬將顯著下降。歐元遠期匯率溢價、歐元貿易加權指數高企,以及關稅導致的歐洲貿易條件惡化進一步支撑這觀點。

亞洲對沖資金流較為可控

獨立來看,美元指數(DXY)下跌 10% 與亞洲投資者將其外匯對沖比率提高約 1.8 個百分點水平相符,這將增加約800億美元供應,相對於年度對沖資金流(自 2015 年以來每年水平維持在+/- 1,800 億美元左右)而言規模較小。若果各市場外匯對沖比率上升至各自10年平均水平,額外的美元拋售規模將達到約1,280億美元。

經濟政策惡化會導致經濟轉弱

去美元化的命題並非僅僅建立在資金流動和政策偏好之上,更關鍵的中期邏輯在於其底層假設:經濟政策惡化會導致經濟轉弱。歸根結底,美國經濟例外主義的終結必須得到數據的印證,美元疲弱趨勢才會持續。但迄今為止,所有數據都與美國優異表現終結的假設相悖。相反,美國經濟在各領域仍展現出强勁韌性。

地區衝突風險溢價和套利交易韌性前景

市場仍在評估以伊衝突的持續時間,但對於衝突最終能夠得到解決的預期降低下行風險。在美國經濟增長逐漸放緩的環境下,套利策略仍可能繼續跑贏大市,因為相關貨幣目前也呈現更强勁的增長趨勢。包括俄烏衝突在內的長期軍事衝突所帶來的財政風險似乎被低估。我們的分析顯示,一些中東歐國家和以色列的特殊風險溢價仍有可能進一步走高。

油價上漲沒有對新興市場外匯産生影響

到目前為止,市場對以伊衝突的反應較為平淡。石油是唯一受到顯著影響的全球性資産。然而,油價上漲幾乎沒有對新興市場外匯産生影響,對新興市場利率的影響也非常有限。因此,在衝突迅速結束和油價回落的基準假設下,我們預計新興市場外匯以及2年期新興市場利率不會出現任何實質性變化。

然而,巴克萊認為,衝突持續會對當前的市場格局構成重大尾部風險。尤其是2年期新興市場利率存在進一步承壓的顯著尾部風險。就烏克蘭衝突而言,當前外匯市場並不存在佈局「快速停火」所帶來的機會。更令人擔憂的是,若衝突持續,中東歐大多國家脆弱的財政狀况恐將雪上加霜。

港元外匯觀點

巴克萊預計,美元兌港元匯率短期內將維持在 7.75 至 7.85 兌換保證的較弱區間。下半年後期,在聯儲局減息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為維護聯繫匯率制度而採取干預措施的推動下,美元兌港元匯率將下跌。

隨著南向通為香港股市帶來大量資金流入,巴克萊預期2026年美元兌港元將在 7.75 至 7.80 區間波動。港元短期上行風險來自股市資金集中流入、中國經濟顯著復甦,或美中關係改善。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