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升學顧問表示,環球局勢變化利香港成國際教育樞紐,料非本地生數目5年內突破10萬人,籲政府「3招」鞏固教育之都地位。

香港有望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

近日美國收緊現有中國留學生簽證,並加強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申請人的審查,有關措施直接影響在美中國留學生,而根據國際教育協會公佈2023/24年在美中國留學生人數多達27.7萬人,當地不少知名學府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逾2成為在美中國留學生。不過,當美國向國際學生關上大門時,香港教育卻迎來歷史性機遇,有望發展成為國際教育樞紐。

料非本地生數目5年內突破10萬人

美聯升學顧問經理陸嘉妮表示,由於香港高等教育聞名全球,2025年香港共有5家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穏居世界百強,而香港特區政府已將資助院校非本地生限額從20%提升至40%,並於2023年《施政報告》明確提出建設香港成為 「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戰略目標,早已為巿場創造充足養分。美聯升學認為,在多項有利條件支持下,非本地生數目有機會從2024年的7.44萬人,於未來5年間飆升約34%至約10萬人的水平。

非本地生過去5年數目翻一倍

根據香港入境處、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資料,香港專上院校的非本地學生數量已超過7.44萬人,相對2020年只有3.53萬人已錄得逾1倍的明顯增幅,切實反映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吸引力。 而香港特區政府亦推出一系列具體措施支持,為教育巿場創造充足發展空間,為香港引入更多非本地生來港就讀。

獲批准的學生簽証/進入許可申請

美聯升學顧問
美聯升學顧問

陸嘉妮概括,以下3大原因推動非本地生上升 :

原因(1)升學政策利好香港教育巿場 

港府於2024學年起資助院校非本地生限額從20%提升至40%,增幅一倍;加上碩士和副學士課程擴展,提供多元化的種類迎合巿場所需。

原因(2)本地適齡人口下降 為非本地生騰出學額

香港適齡本地生減少的背景下,亦有利吸納非本地生資源,根據2023/24年人口資料推算,未來5年香港本地18歲人口數目將呈下降趨勢(圖二),由現時約97.4萬人降至5年後86.2萬人,適齡入讀大學人口減少逾10萬。本地學生潛在數目減少,為非本地生騰出不少學額。

香港未成年人口統計

美聯升學顧問
美聯升學顧問

原因(3)香港學院擴容政策

香港大學擴容恰逢其時開放收生限額,這一變化為擴大招收國際學生提供了空間。較早前已有報道都會大學及理工大學,分別購入物業以作未來發展之用。

美聯升學呼籲切實執行關鍵措施

為應對未來教育發展龐大機遇,美聯升學向特區政府作出以下呼籲:

呼籲(1)積極發展AI迎合環球潮流

在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政府應積極開設更多AI科目,滿足全球科技教育需求。香港作為全球唯一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具備發展尖端學科的堅實基礎。

呼籲(2)破解住宿瓶頸

政府應撥出專門土地興建學生宿舍,控制住宿成本,高昂住宿費阻礙優秀學生來港。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學生宿位,未有太大變化。反觀非本地學生人數五年翻一倍。香港政府必須急起直追,解決香港租金不斷上升的問題,為非本地生提供更多宿位。

香港主要大學宿位數量

美聯升學顧問
美聯升學顧問

呼籲(3)鞏固「留學香港」品牌

整合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資源,突出香港<一國兩制>下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獨特優勢,進一步吸引內地甚至一帶一路學生來港。

陸嘉妮預期,未來在政策擴容和適齡人口下降雙重助力下,非本地生比例有望5年內突破10萬人水平,加上地緣政治以及香港地區優勢,預期教育產業有望發展成為香港新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