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地產表示,4月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創逾16年新低,佔比缸61.2%,按月跌1.1個百分點;帳面錄得虧損個案達1,014宗。關稅戰緩和,拆息回落,對香港樓市的影響將於料六月始反映。
4月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創逾16年新低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近月整體樓市以一手主導,而新盤低價開售更窒礙二手市場的轉手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料五月在低位整固後,最快六月才有反彈機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所得,2025年四月份全港2,662宗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中,帳面獲利個案共1,629宗,佔比61.2%,按月跌1.1個百分點,連跌兩個月,觸及自2009年四月以來的193個月(即逾16年)新低。
九龍區表現遜於大市
按物業區域劃分,四月份港島區表現屬最好,以64.8%之數成為獲利成功比率最高的分區,按月升3.2個百分點;其次為新界區,報60.7%,惟按月跌4個百分點;至於九龍區表現遜於大市,只錄得59.5%,惟按月微升0.9個百分點。按物業轉售價格分析,樓價1,200萬元以上組別之獲利比率最高,錄62.7%,按月升3.3個百分點,涉及宗數173宗;此外,401萬至600萬元組別,月內獲利比率也達62.7%,按月升0.4個百分點,同樣優於大市表現。
每宗私宅轉手個案平均賺幅只得13.6%
另外,數據顯示今年四月份每宗私宅轉手個案平均賺幅只得13.6%,單月再挫5.7個百分點,連跌兩月兼創自2009年七月以來的190個月(即接近16年)新低。帳面獲利1倍或以上的轉手個案佔整體二手私宅買賣比例達25.1%,按月跌2.1個百分點,錄668宗;至於帳面錄得虧損者達1,014宗,佔比按月增加1個百分點,至38.1%,為2009年二月以來195個月(即逾16年)最高;至於上月平手的個案有19宗,佔比微升0.1個百分點至0.7%。
只有柏慧豪園一個屋苑錄得百分百獲利
此外,檢視上月10個獲利登記最多的屋苑,當中只有柏慧豪園一個屋苑錄得百分百獲利,次高者為海逸豪園的86.4%,第三則為新都城的85.7%。此10個屋苑當中,每宗平均賺幅介乎最少的10%至最多的103.7%不等。其中,柏慧豪園錄得每宗轉手平均賺近1.04倍,為表現最佳的屋苑;至於新都城及海逸豪園也分別平均賺65.6%及41.9%。不過,愉景灣表現相對遜色,平均每宗轉手只賺10%。
陳海潮:料六月二手私宅轉手獲利比率有機會止跌反彈
展望五月份,陳海潮指出,二手市場表現仍然較慢熱,加上一手新盤持續以低價開售帶來龐大競爭,料本月二手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及平均每宗賺幅繼續處低位徘徊微跌,前者料處61%水平橫行偏軟,而後者料微降至13%的水平。不過,五月中旬起,關稅戰轉緩及拆息持續回落,已刺激入市意欲回升,料將利好整體樓市,預期六月份二手私宅轉手的相關數字有機會止跌反彈。
四月份二手私宅轉手獲利比率錄61.2%
四月份二手私宅獲利買賣帳面利潤分布
帳面利潤或虧損 |
獲利成交宗數(佔整體二手成交宗數百分比) |
|
4月份 |
3月份 |
|
獲利1倍或以上 |
668 (25.1%) |
547 (27.2%) |
獲利70%至99% |
184 (6.9%) |
125 (6.2%) |
獲利50%至69% |
150 (5.6%) |
112 (5.6%) |
獲利40%至49% |
74 (2.8%) |
56 (2.8%) |
獲利30%至39% |
85 (3.2%) |
78 (3.9%) |
獲利20%至29% |
124 (4.7%) |
94 (4.7%) |
獲利10%至19% |
143 (5.4%) |
105 (5.2%) |
獲利少於10% |
201 (7.6%) |
137 (6.8%) |
平手 |
19 (0.7%) |
12 (0.6%) |
虧損 |
1,014 (38.1%) |
747 (37.1%) |
平均獲利幅度 |
賺13.6% |
賺19.3% |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