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讀者來信:Anthony Sir你好,最近在媒體上經常看到有評論說香港將面臨十年的大衰退,真的會這樣恐佈嗎,同意葉教授的說法嗎? 

回覆讀者來信:葉教授的訪問成近期焦點

葉教授的訪問近期成為市場討論的焦點,筆者也有留意…
香港將迎來10年的大衰退!多吸睛的題材,難怪被各大媒體及KOL熱炒,筆者細心睇過幾篇訪問及相關討論,葉教授的論點不無道理。如果政府仍然無視情況有多惡劣,仍然用舊有思維、無效方法經營,何止衰退10年?

先總結一些葉教授的論點

  1. 樓價:他預測最終跌幅需達45-50%,由於資產價格的超調(overshooting),實際跌幅可能高達60-75%。
  2. 負資產:他警告樓價急跌導致大量負資產,令銀行出現危機,更不願借貸,投資減少,樓價又再跌,陷入惡性循環。
  3. 經濟差:樓價跌,令經濟差,消費萎縮,倒閉失業潮,企業不願投資,消費再萎縮,經濟再差,實體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4. 加息:通脹可能令美國重返加息周期,推高香港的按揭利率,甚至重現1997年後的9-10厘高位,帶來更大的災難。
  5. 其他資產:如的士牌照等其他資產類別同樣面臨下跌壓力。

每年通縮3% 要10年衰退才達標

除了樓價,香港的物價及成本都很高,估計要下調30~40% 才能與內地競爭,若每年通縮3%,要10年衰退才達標。政府必須想辦法救銀行、救失業,否則惡性循環更嚴重。

同意論點 不同意其自救方法

對於葉教授的論點,筆者大致是同意的…負資產將會引爆經濟,再同意不過!只是政府無視問題!然而對於他的自救方法,筆者就不同意了…以10年衰退來減低成本,提高競爭力,這是窮人思維!

負資產宗數闖高 只是表面的花生

住宅樓價下跌,負資產宗數闖高,只是表面的花生…實體經濟表現差,工商舖等商業資產價格下跌,令到銀行信貸嚴重緊縮,已令到各大中小企業面臨困境,很多短名企業家、投資者,最近都有很多拋售資產、財困的新聞。

很多陪着我們成長的企業,海皇粥店、海運戲院等等相繼結業。很多大型企業,包括大型發展商都未必捱得過這一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資產價格下跌。

政府無視負資產問題

2003年的時候香港都經歷過…當時政府意識到問題所在,及時救市,造就十多年的繁榮。今次最大的分別是,政府無視負資產問題!政府與很多學者包括葉教授,仍然是抱着香港不能太依賴金融地產的論調,發洪新產業云云,等到北部都會區發展好?

發展創科不一定成功

等到創科產業完全取代傳統產業?十年?廿年?我們明天開始齊齊不吃飯,等着香港的創科拯救好嗎?況且…發展創科不一定成功的!

十年衰退換取成本低三成 是窮人思維

另外,葉教授說十年衰退換取成本低三成,提高競爭力…這是窮人思維!競爭就要比便宜…美國的成本便宜嗎?英國法國的作本便宜嗎?為甚麼他們能競爭?就只能跟大陸比價錢嗎?跟大陸比價錢是不可能贏的,贏得了深圳也贏不了大灣區,贏得了大灣區也贏不了全國內捲。

要做的是發揮自身的優勢

我們要做的是發揮自身的優勢,不是跟深圳鬥科技,不是跟江門義烏鬥便宜,而是做好金融中心的角色,像美國一樣提高消費力、資產價格,越有錢的地方,越能吸引資金到來,比便宜…死定了!

作者簡介:1% Anthony( 第一桶金)、一巴仙(1%)投資培訓學院創辦人,TVB有樓萬事足、BenSir睇樓團II等顧問,多年來協助無數年青人成功上車,無數小業主倍增資產,財務自由!除了住宅,亦活躍於大陸樓、工商廈活化重建等,團隊是市場上最活躍的新晉發展商之一。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