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對美國及全球經濟影響充斥不確定性,著眼債券質素及分散投資成為債市投資焦點。 富達國際亞洲固定收益投資主管朱蕾表示,若說美國貿易政策引發市場波動帶來的唯一好處,就是再次提醒投資者「別把所有雞蛋放於同一籃子」,印證分散投資較任何時候更為重要,詳細分析如下。
富達國際:亞洲本幣債市的深度今非昔比
隨著環球債市於過去二十年持續擴大,至今債市選擇較過往豐富。 其中,亞洲經濟體日趨富裕,投資者對當地貨幣債市的認知持續提升,亞洲本幣債市的深度今非昔比。新興東亞本幣債市規模從2000年的8,660億美元,至2022年底增至23.2萬億美元 1。各亞洲本幣市場獲納入愈來愈多全球指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增加。亞洲本幣債市持續改革,也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參與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本幣政府債與全球主要政府債的相關性介乎中等至偏低,如過去十年其與美國國債及德國國債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4%及0.3%,成為具吸引力的分散投資工具。
亞洲本幣政府債與其他主要國債的10年相關系數
較投資於美國國債更吸引
儘管過去表現並不能反映未來回報,但往績顯示長期投資亞洲投資級別本幣政府債券的風險調整後回報,較投資於美國國債更吸引。
假設於截至2025年3月底的過去十年(不包括4月的新一輪波動),投資於由九隻投資級別亞洲本幣主權債組成的投資組合2,期內總回報可達28.2%,高於同期投資於美國國債投資組合的14.5%。儘管亞洲本幣主權債投資組合的波動性較高,但比較反映承受同一風險可得到多少回報的夏普比率(Sharpe Ratio),亞洲本幣主權債投資組合的比率為0.6,優於美債組合的0.4%,顯示亞洲本幣主權債提供較高回報率,更有效彌補風險。至於日圓或歐元投資者,於過去十年分別投資於亞洲本幣主權債及美國國債投資組合,前者風險回報同樣較理想。
測試組合:比較亞洲本幣主權債投資組合與美國國債投資組合過去十年表現
投資幣別 |
測試組合 |
累積回報 |
年化報酬率 |
年化波動度 |
夏普比率 |
歐元 |
亞洲本幣主權債 |
27.5% |
2.5% |
7.3% |
0.3 |
美國國債 |
10.6% |
1.0% |
8.2% |
0.1 |
|
日圓 |
亞洲本幣主權債 |
59.9% |
4.8% |
9.0% |
0.5 |
美國國債 |
38.6% |
3.3% |
8.4% |
0.4 |
|
美元 |
亞洲本幣主權債 |
28.2% |
2.5% |
4.3% |
0.6 |
美國國債 |
14.5% |
1.4% |
3.0% |
0.4 |
亞洲區內政府展現保持經濟增長決心
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無疑已對亞洲帶來壓力,並可能於未來數月,甚至數年引發進一步波動。即使美國降低部分關稅,亞洲仍面臨出口放緩,但這對亞洲經濟體並不陌生,如2018年美國加徵關稅時,區內出口放緩,惟經濟仍能展現韌性。此外,目前亞洲區內政府也展現保持國內經濟增長決心。
短期內亞洲本幣債市前景顯得更為吸引,預期亞洲各央行將進一步減息,加強對債市的支持。此外,亞洲大部分地區通脹正在降溫,為區內央行提供相對充裕的放寬貨幣政策空間。自上月關稅生效以來,中國內地、印度、菲律賓及泰國相繼下調息率,其他亞洲國家也表示有可能跟隨。減息中短期內推升區內債價,為投資者帶來資本收益,緩解對全球貿易摩擦的憂慮。
亞洲仍是全球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無論各國關稅談判結果如何,亞洲仍是全球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區內各國的財政及貨幣政策的支持,有可能抵銷部分關稅對經濟構成的下行壓力。隨著亞洲各國需以內需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區內龐大且年輕人口將支持此結構性轉變。
作為分散投資之選
短期內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瞬息萬變的貿易局勢,及亞洲如何吸收當中的衝擊。從市場改革層面,亞洲本幣政府債市場也需加強市場基建、改善流動性,並提升透明度。
對於既擔心美國債務不斷增加,又憂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投資者,目前亞洲政策能見度相對較高,可作為分散投資之選的亞洲本幣政府債券,變得較年初更具吸引力。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