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組成的聯盟自今年4月開始增加石油產量後,國際油價從72美元下跌至56美元。上星期OPEC+ 開會,決定6月份向市場增加每日41.1萬桶的產量,是原先預期的三倍以上,也延續 5 月的大幅增產趨勢。預計聯盟會持續增產,當到2026年,每日石油產量將逐步恢復至每日220萬桶。

OPEC+增產令供求失衡 

三年多前聯盟減產,加上俄烏戰爭,油價一度升至130美元一桶。

隨著OPEC+在已經供應過剩的市場中增加產量,石油市場可能正在進入價格戰。在悲觀的情況下,如果「貿易摩擦和價格戰相遇」,國際油價可能跌至30至35美元區域。

回顧過去的OPEC價格戰,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內部崩潰將石油價格推至10美元。從2014年到2016年,OPEC大量增產以扼殺美國頁岩油融資。

沙地阿拉伯卻仍調高對亞洲買家的原油售價

2020年的「快速猛烈」價格戰在COVID-19摧毀需求時引發了價格短暫崩潰至負40美元。

儘管OPEC+ 宣布 6 月將大幅增產,沙地阿拉伯卻仍決定調高對亞洲買家的原油售價,顯示全球最大產油國在供需結構轉變下,依然維持對市場價格的掌控意圖。

部分回補5月時的降價幅度

沙地阿美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 已通知買家,6月起將旗下所有品級原油的亞洲售價每桶調漲 0.2 美元,包含主力的阿拉伯輕原油 (Arab Light)。雖然此次漲幅不及市場原先預期的 0.3 美元,但仍為近期罕見上調,部分回補5月時的降價幅度。

此次調漲發生在 OPEC + 達成加速解除減產協議的背景下。沙地阿拉伯對部分成員國未遵守配額規定感到不滿,因此自行主導增產以示警告。

市場不確定性升高

沙地阿美同時下調對歐洲與美國地區的原油價格。市場解讀,此舉有助於在主要出口地區維持競爭力,同時透過亞洲漲價彌補收益。資料顯示,阿拉伯輕原油目前對亞洲售價,仍維持接近年初以來的低點水平。

原油市場近期波動劇烈,國際油價年初以來已下跌近 20%。一方面受到 OPEC+ 供應增加壓力,另一方面則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全球貿易戰與地緣政治動盪,包括對伊朗買家揚言制裁,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升高。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慧眼芬析】作者李慧芬|華贏東方(亞洲)控股研究部董事,經常獲邀為多個財經節目擔任嘉賓主持,並為多份財經報章雜誌撰寫專欄。
圖片:作者提供
華贏東方(亞洲)控股研究部董事李慧芬

作者簡介:李慧芬任職華贏東方(亞洲)控股研究部董事。經常獲邀為多個財經節目擔任嘉賓主持,並為多份財經報章雜誌撰寫專欄,提供最新財經資訊和專業分析。憑借多年經營金融服務行業的經驗,她成為僱員再培訓局金融服務業技術顧問,提供專業的意見和策略分析,為培訓局和業界作出貢獻。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