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在全球知識型經濟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知識產權已成為科技企業最核心的資產構成。科技企業的核心價值往往體現於其專利、軟件著作權、技術秘密等無形資產。

港交所及證監會5月宣布推出「科企專線」

據統計,在斯達克科技板塊的上市公司,其無形資產佔比平均達78%,而傳統估值體系對此類資產的識別與定價仍存在顯著滯後。香港交易所〈HKEX〉與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於2025年5月宣布推出「科企專線」,正是針對這一痛點進行的制度創新。

為特專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前支援

「科企專線」專為特專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前支援。該服務由具備相關上市審批經驗的專業團隊領銜,協助企業理解《上市規則》要求,並提供核心產品、投資者資格等關鍵指引。

重點措施

重點措施包括允許企業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請,降低早期技術及策略過早曝光的風險,並容許不同投票權架構。凡是符合《上市規則》第18C章的特專科技或第18A章的生物科技公司,可直接滿足第8A章對創新產業公司的要求,簡化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流程。

科技企業往往面臨核心技術過早披露的風險

傳統首次公開募股〈IPO〉過程中,科技企業往往面臨核心技術過早披露的風險。以某基因編輯企業為例,其核心CRISPR專利在聆訊階段就遭遇競爭對手的侵權訴訟。「科企專線」允許特專科技公司〈18C章〉和生物科技公司〈18A章〉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請,實質上是建立了〈技術防火牆〉機制。政策亦明確將符合第18A或18C章要求的企業自動視為滿足第8A章創新產業標準,簡化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流程,實質是承認了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的治理特殊性。

評估師一般從四大元素作分析

科企專線的成功有賴完善的 IP〈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就當前對特專科技公司的評估中,評估師一般從這四大元素作分析:法律權屬、技術強度、市場潛力、財務表現。現時評估師正面對不少挑戰,包括現時的估值標準尚未統一及缺乏本土化參數等,而其中一個重大的挑戰是缺乏統一的技術就緒標準TRL〈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由於高成熟度的技術通常需要經過多次驗證,風險較低。

不同組織或行業可能使用不同的TRL定義和標準

誠然,不同組織或行業可能使用不同的TRL定義和標準,這導致在技術評估過程中出現不一致性。在沒有統一標準的情況下,企業可能會高估或低估某項技術的成熟度。除了技術成熟度的判斷,要就科企專線進行精準的評估,亦要考慮技術滲透率,包括:

  • (1) 採用率〈ADOPTION〉:客戶採購額佔技術預算比 ─ 這個指標反映了市場對該技術的接受程度和需求強度。高採用率通常意味着該技術已經被廣泛認可並且在市場上有穩定的需求。
  • (2) 替代率〈SUBSTITUTION〉:競品技術替代成本 — 這個指標幫助企業了解客戶在市場中轉向競爭對手技術的難易程度。如果替代成本較高,則意味着客戶不容易轉換到其他技術,這對於維持市場份額至關重要。
  • (3) 鎖定效應(LOCK-IN):轉換成本系數 — 鎖定效應是指客戶在轉換到其他技術時所面臨的轉換成本。這些成本可以是金錢上的,也可以是時間或資源上的。高鎖定效應意味着客戶在選擇技術時會更加謹慎,因為轉換到新技術可能會帶來顯著的成本和風險。 

從傳統資產定價向知識價值發現的轉型

以上參數是評估知識產權過程的重要考量,評估師在科企資本化的進程扮演重要角色。科企專線的推出標誌着香港資本市場從傳統資產定價向知識價值發現的轉型,是香港搶佔全球科技金融話語權的重要舉措,以實現其最大效能。

寄望業界能建立香港本土化的IP評估準則

作為評估師,筆者寄望業界能建立香港本土化的IP評估準則,加強與大灣區IP交易市場聯動,培育具備科技、法律、金融複合能力的評估人才,推動形成亞洲知識產權價值基準,只有如此,香港才能真正成為 「亞洲夕谷」的資本引擎,並在國際科技競賽中鞏固其樞紐地位。

作者簡介:羅珏瑜為華坊諮詢評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美國評估師協會認可高級評估師(ASA)及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會員(MRICS),軟件工程師學士及財務分析碩士,2019年被美國評估師協會(ASA)評選為年度Rising Star,並於2021年榮獲第三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之創新科技獎,以表揚她把智能估價系統引入市場,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推動業界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