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銀行認為,兩會政策基調符合預期,互聯網板塊迎來機遇,以下是新加坡銀行中國股票策略師霍慧敏就兩會經濟政策發表的最新評論。
新加坡銀行霍慧敏:中央政策基調明顯側重支持經濟增長
兩會整體經濟目標大致符合市場及新加坡銀行的預期。政策基調明顯更側重於支持經濟增長,今年政府工作重點包括刺激消費、支持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深化供給側改革,以及穩定房地產市場。
維持對中國股市的「增持」評級
政府更積極支持經濟增長的立場是一大利好因素,新加坡銀行維持在亞太(日本除外)市場對中國股市的「增持」評級。然而,受近期獲利回吐及風險管理操作影響,預計短期內中資股仍將維持波動整固。
新加坡銀行認為外部風險持續存在,包括關稅爭端升級及中美緊張局勢的潛在影響。
恒生指數目標價為25,900點
結合美國近期發佈的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預計中國股市短期內將延續震盪整固態勢。根據新加坡銀行的基本情景預測,恒生指數目標價為25,900點。
總理李強提到要強化平台經濟,應有助於離岸中資股短期表現相對強勢,尤其是互聯網及平台企業在MSCI中國指數中的權重約佔三分之一。這一政策方向與我們對中國股市三大投資主題之一不謀而合,即佈局互聯網及平台企業。這些企業既能直接受益於內需復甦,亦可從人工智能應用加速滲透的產業浪潮中受惠。
重申槓鈴策略
新加坡銀行重申槓鈴策略,一方面關注有望受益於潛在增量資金流入的防守高息股,另一方面佈局政策受惠板塊和互聯網及平台企業,以把握潛在上行機會。
此外,鑒於A股市場年初至今表現相對落後(缺乏平台經濟成分股),預計在岸市場有望迎來補漲行情。值得注意的是,滬深股市在工業及資訊科技板塊的配置較高,這些領域同樣將受益於人工智能發展與高端製造業升級所帶來的結構性機遇。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