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縮再現,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下降0.7%,恒生指數今早低開115點,報24,115點,之後曾止跌回升,一度轉漲61點,高見24,292點,但沽盤隨即湧現,大市再度下挫,午後更跌穿今早低位,最多跌598點,低見23,632點,之後跌幅收窄至五百點內。
恒生指數收市跌447點
最終恒生指數跌447點或1.9%,收23,783點;國指下滑2.1%,報8,725點;科指挫2.5%,報5,885點,大市成交3,018億元。藍籌整體受壓,騰訊(0700.HK)挫3.2%;阿里巴巴(9988.HK)挫3.9%;京東(9618.HK)挫4.6%;美團(3690.HK)挫4.7%;小米(1810.HK)跌2.8%。
港股下跌有兩個因素
今日恒生指數下跌主要有兩個因素。首先,兩會本周閉幕,政策市告一段落,不排除有資金獲利離場。另外,昨日內地公布的2月CPI無論按月及按年跌幅都超出市場預期。是造成今日股市下跌的原因之一,因此今日內需股領跌,九毛九(9922.HK)挫2.8%;海底撈(6862.HK)挫4.5%;李寧(2331.HK)也挫4.5;安踏(2020.HK)跌2.1%。
港股走勢10天線有支持
由於恒指近期累積升幅較大,趁機回調未嘗不是好事,但預料指數回調幅度有限,料在指數10天線(約23,536點)附近有初步支持。
市場對2月CPI的負面影響需要時間消化,預料內需股短期走勢維持弱勢。不過,在眾多內需股板塊中,食品及飲料股整體而言抗跌力較強,畢竟是民生必需品。
促消費谷內需措施要一段時間才見成效
相反,零售消費如衣服鞋履,在消費放緩下受到的衝擊料比較大。
早前總理李強作於兩會期間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今年政府工作任務首位。促消費、谷內需仍將是今年內地經濟的重要一環,但措施要一段時間才能見成效。
作者簡介:張智威於大學時修讀經濟,並於英國Heriot-Watt University修畢金融課程。累積多年市場投資實戰經驗,對股票市場有深入研究及獨到的見解。現為香港證監會交易商代表持牌人士-證券及期貨公司負責人(RO1&2),業內持續培訓講座(CPT)導師。曾任教有關不同的投資課程、經紀實習班、落盤系統應用、證券公司業務運作、並與香港交易所合辦期權講座等。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