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投資者一直在消化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政策方向的改變。與他的第一任期相比,貿易方面的行動已成為政策重點,遊戲規則也在改變。施羅德投資策略研究部資深策略師Andrew Rymer分析誰面臨關稅風險,這對股市有何影響?

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已連環出招

回任不到一個月,特朗普已經宣布對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 (後來延遲了一個月);除此之外,還對從中國內地進口的商品徵收10%的關稅,並繼續維持對某些商品徵收25%關稅;以及對所有進口的鋁和鋼徵收25%的關稅。他還指示其政府擬定計劃,向美國徵收關稅的其他國家實施對等徵稅。

哪些國家可能處於危險當中?這對受影響的經濟體有多大的影響,對股市投資者又有多大的風險? 

誰面臨關稅風險?

特朗普在貿易議題上立場明確,他的政策議程優先使用關稅作為保護美國國內產業和就業的工具。無論是在其第一任期內還是最近,他都頻繁提到貿易不平衡是一個主要憂慮。因此,美國與夥伴國的貿易逆差(進口額超過出口額)可以作為衡量關稅風險的指標。

如下圖所示,中國內地、歐盟和墨西哥位居潛在目標榜首。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墨西哥和中國內地已經成為貿易行政命令的對象,歐盟現在也受到審查。然而,還有其他國家可能會引起美國的注意,其中包括各亞洲出口國。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同意修改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但區內幾個經濟體與美國存在龐大逆差。

施羅德投資
施羅德投資

貿易逆差只是特朗普衡量貿易關係的標準之一。他先前曾指出,貨幣操縱、不公平的當地補貼以及知識產權盜竊是加徵關稅的潛在催化劑。隨著對等關稅將準備就緒,設定平均而有效的關稅稅率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指標。

關稅對這些經濟體來說重要嗎?

對於那些出口到美國的國家來説,關鍵問題是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佔該國GDP的多少比重;這反映了對經濟的影響。墨西哥和加拿大受此措施的影響最大。亞洲出口地區台灣和泰國也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施羅德投資
施羅德投資

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風險比例特別高

下圖涵蓋了貿易逆差,在此代表美國加徵關稅的風險,以及各經濟體透過出口對美國的風險敞口的關係。墨西哥的風險比例特別高,加拿大也是如此。正如美國的貿易逆差和特朗普先前的行動所顯示,中國內地和歐盟都面臨被徵收關稅的高風險。在其他面臨關稅風險和經濟風險的市場中,多個亞洲出口國均顯得脆弱。

施羅德投資
施羅德投資

哪些股票市場對美國的風險敞口最大?

對於股票市場投資者而言,以收益衡量個別市場對美國的風險同樣重要。徵收關稅可能會對多大比例的收入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

施羅德投資重點關注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經濟體當中的股票市場,因為它們最有可能成為關稅的目標。其他股票市場也在美國有業務,因此也面臨風險,即使從經濟角度來看它們可能不是焦點,例如英國股票市場有27%的收入來自美國。

中國內地股票市場來自美國的收益相對較低

在此基礎上,台灣遠遠領先其他市場。其中43%的收入來自美國。微晶片是台灣的主要出口產品,而台灣是全球唯一的頂尖晶片製造商。因此,您可能會預期這種具有策略重要性的資源可能會被豁免或給予一些關稅優惠,縱使這並不有所保證。英國以外的歐洲地區和加拿大,以及亞洲各出口市場在這方面同樣受到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墨西哥股票市場受經濟影響較大,但至少其直接的收入風險較低。中國內地股票市場來自美國的收益也相對較低,約為3%。然而,這並不簡單,因為它們可能並未反映複雜的全球價值鏈。這些市場的出口公司及本地供應商可能會面臨溢出效應。同時,出口到第三國家進行加工或最終組裝,再出口到美國的零件製造商也可能受到影響。

這如何體現在環球股票市場佔有率方面?

就股票市場而言,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美國是MSCI全球指數(包括已發展市場和新興市場)中的主要市場,佔 66%。與美國有貿易逆差的經濟體的股票市場約佔指數的 27%。歐盟佔最多數,佔 9%,其次是日本和加拿大,分別佔 5%和 3%。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這一點,以下的圖表顯示了 MSCI 全球(美國除外)指數的相同數據。繼上述市場之後,接下來最大的市場是中國內地、瑞士、台灣和印度。標示「其他」的部分包括與美國沒有貿易逆差的市場,例如英國(9%)和澳洲(5%)。

施羅德投資
施羅德投資

這對全球股票投資者有什麼意義?

以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來衡量,有許多經濟體都面臨關稅的風險。然而,就經濟和市場影響而言,仍有一些細微差別。

今年到目前為止,所宣布的關稅似乎比金融市場預期更溫和。在關稅論調的背景下,截至 2025 年 2 月 19 日,環球股市上揚,包括歐洲及中國內地股市以美元計價,均出現雙位數漲幅。然而,鑑於進一步加徵關稅的風險、關稅率上升以及採取報復性關稅或非關稅措施的前景,市場波動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可能會打亂美國和海外上市公司的供應鏈

關稅有可能會打亂美國和海外上市公司的供應鏈。對於美國加徵關稅的目標經濟體企業而言,這些企業的競爭力也可能下降,或令市場進入減少。貿易有可能從美國轉移到其他地方,這可能會對世界各地的公司造成溢出效應。如果實施對等關稅,美國企業也會受到同樣影響。受影響企業將關稅影響轉嫁給客戶的能力是關鍵因素。有些企業可能不受關稅影響,或比其他企業更能承受其所帶來的影響。

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益中:美國企業超過40%收入來自海外

如果美元兌當地貨幣因對合作夥伴經濟體徵收關稅而走強,這對於以美元計價的合作夥伴市場投資者回報構成潛在阻力。美元走勢對於擁有海外收入的美國跨國公司也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標準普爾 500 指數收益中,只有約 59% 來自美國。美國企業超過 40% 的收入來自海外。除了貨幣換算的影響之外,這些企業也可能會受到任何報復性關稅或措施的影響。

總而言之,預測關稅是複雜的議題,尤其是考慮到總統特朗普不可預測的做法。有些經濟體可能面臨更大的關稅威脅,但了解經濟體、市場和個別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與差異仍然非常重要。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