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至2026財政年度賣地計劃中,將提供8幅住宅用地,政府表示可提供約4,450伙新供應,而全年度潛在土地供應(包括政府賣地,鐵路物業發展、私人發展和重建及市區重建局項目)則共可興建約13,700個單位,較2024至2025年度潛在供應15,150伙按年再減少約1成,但已達全年供應目標13,200伙。美聯測量表示,下年度8幅住宅地估值共129.66億元,料新增用地矚目受歡迎,豪宅地投資風險高受挑戰,全年潛在供應超越13,200個供應目標。

美聯測量:8幅住宅地估值共129.66億元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表示,新財政年度賣地表將暫停推出商業地,讓市場消化現有供應,做法合理,故是次新一份賣地表涉及8幅均屬住宅地,涉及供應約4,450個單位,為15年新低,估計該批住宅地皮可為庫房帶來約129.66億元進帳。是次有3幅為滾存項目,而較矚目的則為新增的5幅住宅用地,包括筲箕灣東大街、佐敦谷彩興路、牛頭角彩霞道、屯門海珠路、荃灣永順街與德士古道交界。由於該批新增用地發展規模適中,適合興建中小型單位,迎合大眾化市場,發展、投資及銷售風險相對較低,故料受發展商歡迎。估計是次安排是參考了去年的賣地情況及市場反應而作出優化,期望可配合市場的需求。

豪宅地投資風險高受挑戰

此外,赤柱環角道豪宅地皮,及西貢打鼓嶺清水灣道地皮亦滾存在今年的賣地計劃,均屬較大型的豪宅用地,投資額較大,加上目前豪宅市場多以現樓方式發售為主,料影響發展商現金流的考慮,故投資風險較大,發展商有機會較為審慎,入標反應未必會太踴躍。另外,豪宅用地較適宜興建較大面積單位,故提供伙數或較政府公佈為少。

新年度賣地計劃的首季中,將推出屯門海珠路項目,涉及約525伙,地皮估計可建樓面面積約為284,170平方呎,由於鄰近屯門的輕鐵站,加上發展規模適中,故相信對發展商有一定吸引力,若以每呎樓面地價2,200元計算,估值約6.25億元。

東涌地預計可提供約985伙

至於東涌第106A區用地預計可提供約985伙,為賣地表內提供最多單位的地皮,估計可建樓面面積約534,971平方呎,項目鄰近早前售出的106B區用地,但由於項目與東涌市區較偏遠,並處「開荒」階段,故料出價亦會較審慎,若以每呎樓面地價1,500元計算,估值約8.02億元。

至於市建局推出一幅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項目,約810個單位,地皮曾流標,期望會優化招標的發展條件,增加其吸引力。另再加上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包括屯門第16區站第一期、東涌東站第二期,共約2,440個單位。至於私人發展/重建項目則預計可提供約6,000個單位。

美聯測量師對新財政年度推出地皮估值

 

地段

地皮位置

用途

地盤面積
(平方米)

地盤面積
(平方呎)

估計
地積

比率

估計可建
樓面面積
(平方呎)

估計
樓面地價
(AV)

估計

地價
(億)

1

丈量約份第223約地段第317號

新界西貢打鼓嶺清水灣道

住宅

24,900

268,024'

0.94

252,588'

$5,000

$12.63

2

鄉郊建屋地段第1204號

香港赤柱環角道

住宅

23,900

257,260'

1.87

480,236'

$10,000

$48.02

3

東涌市地段第54號

新界東涌第106A區

住宅

14,200

152,849'

3.50

534,971'

$1,500

$8.02

4

新九龍內地段第6674號

九龍佐敦谷彩興路

住宅

3,800

40,903'

9.00

368,129'

$4,000

$14.73

5

新九龍內地段第6675號

九龍牛頭角彩霞道

住宅

3,100

33,368'

9.00

300,316'

$4,500

$13.51

6

筲箕灣內地段第860號

香港筲箕灣東大街

住宅

1,500

16,146'

9.00

145,314'

$4,800

$6.98

7

屯門市地段第569號

新界屯門海珠路

住宅

4,400

47,362'

6.00

284,170'

$2,200

$6.25

8

荃灣市地段第441號

新界荃灣永順街與德士古道交界

住宅

6,500

69,966'

6.20

433,789'

$4,500

$19.52

美聯測量師對市建局地皮估值

地皮位置

用途

地皮面積
(平方米)

估計
地積
比率

地皮
面積
(平方呎)

估計可建
樓面面積
(平方呎)

估計
樓面地價
(A.V.)

估計地價
(億元)

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

商住

5,307

9.0

57,125

514,121

$4,500

$23.14

美聯物業:料發展商吸納土地可建單位連續2年低於萬伙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值得留意的是,近年發展商實際吸納土地供應較潛在土地供應的佔比持續回落,比率連跌3年,最新更跌穿6成,即推出的土地只有近6成被發展商吸納;隨著新財年潛在土地供應創新低,估計下一年度發展商實際吸納土地會跟隨減少,估計進一步減至8,200伙,並有機會創16年新低及連續2年少於萬伙水平(見圖)。雖然土地供應逐步回落,但對短期樓市的供應未會有太大影響,惟會影響未來幾年後落成量逐步回落。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